在大明开始向外招募移民的过程中,发现了不少天资聪颖,天赋极高的人才,他们虽然家境贫寒,为了生活来到美洲做劳工,但其学习能力极高。
很多人经过简单的学习,便能够快速学会华夏文字和语言,并且能够与华夏人流畅地交流。
有一些人被雇主发现他们的天赋,推荐到大明在各地创办的学校中学习,后来他们便用自己学到的技能来帮助雇主获得更高的收益。
很多学校也注意到了这些外族的青少年天才,在通过内阁的同意之后,便从中选拔一些优秀的人才,进入更高等的学府学习深造。
原本朱君洛并不同意这种做法,毕竟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可是当他看到科技部和内阁发来的电报后,就想明白了其中的原委。
华夏族虽然也有很多出类拔萃的天才少年,但是在实际的教育和培养中发现,很多外族的少年有某些方面有得天独厚的天赋优势,这并不是华夏族可以比拟的。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在一些研究的领域,并不是人数多就能够得到结果,很多事情在大多数人看来完全不可能做到,但对于天赋异禀的天才来说,可能一点就通。
而大明现在的科技发展有很领域都达到了瓶颈,短期内很难得到突破,很多专家学者绞尽脑汁都找不到头绪。
但在偶然的巧合之下,却发现一个外族的少年轻松找到了答案。
这让那些专家学者们欣喜若狂,仿佛找到了救命稻草。
后来在好几次类似的事情发生之后,科技部才不得不向内阁提交申请,希望内阁能够同意接纳更多的外族天才少年进入大明的教育体系中深造。
只有让他们得到更好的教育,才能够让他们更好地为大明服务,创造出更多的奇迹。
而内阁最终只能同意科技部的申请,为了大明科技研究成果的安全考虑,对这些接触到极高技术水平的外族青少年天才,进行了严格的监视。
另外一方面,监察部交给内阁的调查报告,也从另一方面印证了这些外族少年相对比较安全。
这些被选拔的外族青少年天才,全部都是因为在自己的国家受到了压迫,生活艰难才选择来到了美洲。
而其中又有很多人是经历了多次的逃亡,无处可去,才在大明的招募下,来到美洲成为劳工。
在美洲虽然他们做的是最繁重的工作,可最起码他们可以得到充足的生活物资,生活得到了保障。
并且在自己的努力下,能够得到更好的报酬,来改善自己的生活条件。
因为在大明统治下的美洲,华夏人口只占十分之一,大量外族人口充实在各行各业,从事各种基础性的工作。
再加上在立国之初,朱君洛便对美洲原住民采取了优待政策,一直以来,华夏人与原住民相处都十分融洽。
另外还有很多最早归顺大明的欧洲人,他们这几年来也一直对大明忠心耿耿,并无二心,并且对大明做出了很多不可磨灭的巨大贡献。
其中有不少人还得到了大明官方的高度赞扬,受到了所有人的尊重。
所以在美洲的华夏人对很多怀有善意的外族人并不反感,甚至对他们十分欢迎。
平时也尽其所能,对这些远道而来的外族人给予尽可能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