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地方,只需要几发重炮下去,就举着白旗投降了。
因为他们很清楚,在这种攻城重炮的攻击下,他们根本无法坚守。
这一切的原因,只能归结于荷兰东印度公司内部并不团结。
分散在各地的据点,都是为了殖民而存在的。
荷兰东印度公司,在爪哇各地都建造了大量的种植园、矿山等,而这些产业,很多都是各国贵族的私有财产。
包括驻守在这些据点的军队,很大程度上也只是为了这些贵族服务。
这些据点的作用是保护他们的财产,防止奴隶暴动。
所以在明军登陆爪哇岛之后,各地都在拼命保护自己的财产。
而不是团结起来,组成大规模的军队,前来围剿明军组织的这些奴隶们。
如果那样的话,这几支武装民军,也根本不可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将队伍发展壮大到几万人。
而且这些武装民军的数量,还在不断增长着。
每攻占一个据点,都能够解救出大量的奴隶,虽然其中也有很多其它部族的人,但在明军和华夏族裔奴隶的号召下,他们也积极加入到民军的队伍中。
而且每攻占一个地方,都能缴获不少武器弹药、粮食等物资。
在乔国安的命令下达后,整个爪哇岛上烽烟四起,到处是被攻占的据点。
这几支武装民军在海军陆战队的带领下,从各个方向进军,不断地攻占荷兰东印度公司所属的区域。
解救出大量奴隶,同时也缴获了大量的物资和武器弹药。
而他们进攻的方向,也让荷兰东印度公司捉摸不定。
这些武装民军从来不会沿着固定的路线,只向一个方向行军。
而是忽左忽右,行踪不定,往往在荷兰军队做好准备,调集了大量军队抵抗时,明军却向着另外一个地方发起了进攻。
这样一来,让荷兰东印度公司的各处军队叫苦不迭。
他们根本无法判定明军的攻击目标,在他们看来,明军攻击的目标并不是最有战略价值的目标。
但是当明军向其它的目标发起进攻时,他们又不敢前去支援。
因为当他们派出军队前去支援的过程中,无一例外的,都在中途遭到了伏击。
然后明军却又折返回来,给他们再来个回马枪。
在这种看起来毫无章法的乱打一气下,荷兰军队压根没有招架之力。
直到荷兰东印度公司的高层,在对明军的行踪进行细致的分析后,他们才发现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
原来这些明军的进攻目标,根本不是什么重要的工厂和矿山,而是那些被关押在各地的奴隶们。
明军每到一个地方,都能够解救出大批的奴隶,然后再补充到自己的队伍中。
也正因为如此,明军才能够在一次次的战斗中,人数不断地飞速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