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四月,宫里发生了一件大事。
因为元德帝痴迷修真之术,他在九丰真人的指引下,特地请了工匠在宫城旁大兴土木,准备修建一座太清宫。
太清宫前殿供奉三清,左右两殿摆上祭坛,旁边的玉初山修仙道可攀援至顶,山上建有修炼之所。
太清宫修了足足一个月,期间都察院御史同户部官员接连上书,称这项工程会导致国库耗费过大,希望皇帝能为民生着想,莫要在修建宫殿上太过铺张。
元德帝为此大发雷霆,将新任首辅、吏部尚书冯年狠狠训斥了一顿,称内阁根本不该将这些奏折递上来,应该直接驳斥回去。
他觉得自己继位来勤政爱民,自问不是一个昏庸的君主。如今不过想修一座清修的宫殿,竟也要被大臣们指责阻拦,那他这个皇帝当的还有什么意思。
冯年已经差不多到了该致仕的年纪,他明白自己能当上这个首辅,不过是捡了郑荣谋反的漏。
所以他上任以来,万事只和稀泥,目标就是平安熬到致仕,绝不轻易出头。
没想到他左躲右闪,还是碰上了这件倒霉事。
这些奏折他递上去被皇帝骂得狗血淋头,全压着就成了纵容皇帝犯错的佞臣,这不是里外里受气嘛。
于是他怀着满肚子憋屈,去了誉王府喝酒。希望誉王能帮他在皇帝面前美言几句,莫要为难他这个快回乡种田的糟老头子了。
誉王听完冯年的烦恼,笑着给他倒了杯酒,然后给他出了个主意。
他让冯年举荐沈心驰入阁,然后将此事全交给他去办,自然能让皇帝满意,又能堵住悠悠众口。
冯年一听,堵在胸口那股子气立即就顺了,喝下去的酒就和琼浆玉液一般,笑眯眯直呼王爷圣明。
谁不知道元德帝器重沈心驰,一直希望他能早日入阁。
可惜沈心驰资历尚浅,这几年的升迁速度已经是本朝第一人,若再由皇帝强行让他入阁,只怕是不能服众。
而依着誉王爷的建议,由冯年这个首辅举荐沈心驰入阁,就是给元德帝卖了个人情,皇帝龙心大悦,自然不会再怪罪他。
再说,沈心驰无论民间还是朝野,威望都是极高,区区修宫殿的小事,就交由他去和百官斡旋,让他这个首辅乐得清闲。
冯年在王府喝完酒,精神抖擞回了家,第二日就递上洋洋洒洒一篇奏折,举荐沈心驰入阁。
于是沈心驰顺利入了阁,同时接了个烫手山芋,毕竟他还是都察院副都御史,若是一味偏帮皇帝,就会成为被史官口诛笔伐的罪人。
最后,沈心驰亲自督工监账,又说服皇帝削减了凿山的工程,将工期和花费减半,终是让太清宫事件顺利落幕。
太清宫落成之时,皇帝特地选了个黄道吉日,让皇后、誉王和几位近臣斋戒沐浴三日,同他一起去殿内迎接真人归位。
到了太清宫门口,誉王看了眼面前气势恢宏的大殿,对沈心驰语气夸张地笑道:“这可是你沈大人的功绩啊。”
沈心驰懒得分辨他这话语是否嘲讽,也不接话,只是跟着冯年等几位阁臣走进了殿内。
大殿内,道士们侍立一旁,皇帝今日未穿龙袍,而是穿着宽大的道袍,领着皇后和誉王向三清圣人上香,然后就是几位阁臣上前上香,再由九丰真人诵读青词,准备投龙仪式的龙简和玉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