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上八户人家,一百多号人,壮劳力有三十一个。
什么是壮劳力?
在七巧看来,十六岁到五十六岁的都算。
余下的就是老弱妇孺了。
一张张胆怯好奇的脸看着七巧,七巧也看着他们。
咳,自己可是东家,正儿八经的东家。
“姑娘,庄上的人都来了。”除了两个卧床的老太太外,余伯也说了这两人的名字。
余伯也听见了,这个小姑娘才是真正的东家。
是醉香楼的东家送给她的庄子,这其中的关系也不是咱小庄头可以猜测的。
老老实实听训话就成。
七巧:我这新官上任也不知道该从哪把火烧起。
“现在庄上的地是怎么个种法?”
来都来了,还是要管一管吧,否则就是一盘散沙。
“回姑娘,都是小老儿每次安排,一起出工一起劳作。临到收割的季节东家分发一些粮食给我们。”
庄户们对原东家陶老爷还是很感激的,陶老爷很仁善,别的庄子大多是东家拿七成走余下的三成庄头再吃一成,余下的才是庄户们分,吃不饱穿不暖是常态。
但是陶老爷只拿了五成走,余下的五成让余伯做主。
这个庄上的人,大多数是和余伯有沾亲带故的关系,余伯也不从中吃一成吃一点就行然后都是按壮劳力分发。
所以大家的日子都过得还不错。
哪怕去年遭了水灾颗粒无收,他们也没有饿得多凶,顶多就是节约一点还是能度日的。
可惜好景不长,陶老爷将庄子卖了,他们也迎来了新东家。
新东家是个什么脾性都还不清楚。
个个心里都在打鼓。
七巧听说这是以前惯有的操作方式后想了想,决定改变一下。
“余伯,这样吧,咱们庄上有多少人。”
“回姑娘,一共一百零三人。”
“一百零三人,一百亩地。”
“正是,姑娘。”
姑娘也遇上了难题,这周文立也是多送几亩不行吗?
一人一亩好算账。
是了,就这样。
“顺子。”
“姑娘有何吩咐?”
“隔壁庄子是你们家公子的对不对?”
“是的,姑娘。”
“你看你能不能帮我跑一趟,回去问问你家公子,能不能再卖三亩地给我。”
这个……
“姑娘很急吗?”
急,在线等分田土的那种。
“那姑娘稍等,小的这就回去问公子。”
“有劳了,回头给你加鸡腿。”
有一个跑腿的小伙计真的挺好的。
这个时代又没有通讯工具,交通靠走,通讯靠吼,七巧等顺子回复。
不过,不要紧,她先办事儿。
“余伯,各位,我准备给大家换一种耕种方式。”
什么意思?
众人看余伯,余伯看七巧。
种地还有换方式的,小姑娘莫不是以为这是在过家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