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只有两条路可行。
一条是往向西北方向突围,攻占永宁、永新一带。可这一带山高路险、地贫民穷,几万人过去吃饭都成问题。如果率军再杀回湖南,那里更难生存。
另一条路是向东突围。可向东的路不仅没有官道,大部分都是崎岖山路,刚刚攒下来的辎重根本无法通过。可舍弃辎重,大部队轻装前进虽然可行,但沿途没有人口聚集的城镇,几万人的粮食无法补充,弄不好都得饿死。
还有一点,如果向东,以后无论是继续向东还是向东北、东南挺进,都会进入夏王的控制区。而杨辅清本来就是因为不愿接受改编,才最后选择从夏王控制区出走的。再想回去,这话要怎么出口?夏王还能接受吗?
杨辅清自己难以决策,于是找来亲信及诸将,共同商议。结果,大部分人都希望向东,投奔夏王。杨辅清见众意难违,也就不再顾及自己的颜面,决定向东投奔夏王。
众将既然有了生的希望,浮动的军心迅速安定下来。杨辅清立即吩咐各军开始赶制干粮,准备翻山越岭。
等湘军主力抵达桂源(村),太平军从龙泉出发,迅速攻占万安。杨辅清立即让各部在万安附近强行征集牛马驴羊等牲畜,搭载粮草弹药。
太平军从万安出发,翻过蕉源山,突然攻占赣州兴国,打了曾国藩一个措手不及。此时的湘军主力正在从龙泉到万安的路上,而曾国藩正在赣县坐镇指挥,身边防守的湘军只有3千。如果这时太平军突然挥师南下攻打赣县,曾国藩将无兵可调。
太平军既然定下东去福建投奔夏王,所以杨辅清并没留意到西南方向赣县的情况,错过了时机。而是直接翻过雩山攻占雩都(今于都,读音相同),然后沿官道向东,于7月20日,攻占瑞金。并立即派亲信到福建长汀联系夏军。
当吴天佑接到长兄从福建发来的电报时,心情异常复杂。他并不知道历史上杨辅清是什么性格,所以很难判断这个人。
现在问题是不收肯定不行,以后就没人肯来投靠自己了。
收下也很麻烦,突然多了三四万大军,可吴天佑不没有打算扩军,他认为现在养40万大军已经足够他再打下三四个省了,没必要再增加。
而且,杨辅清的安排就更头疼。他是出走再回来的,就是他有再大的本事,吴天佑也不可能让他带兵了,这是原则问题。可他这么一位只会打仗的战将,又能安排什么位置给他?高了他干不了,低了又不适合,毕竟他原来是辅王加中军主将。
突然灵光一闪,他想起后世有两个特殊的兵种:建设兵团、铁道兵团,现在政务厅在全域正大力建设铁路,把他们安排去修铁路,封他个铁道兵团司令也行。
于是,吴天佑立即命令吴天佐派军队接管瑞金,让湘南太平军进入福建休整。所有旅帅以上军官全部赶来杭州。让政务厅安排他们坐坐火车,体验一下再找他们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