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一出,西安、开封和洛阳首先就被排除掉了,理由都是面积太小,需要大面积扩建,和长沙建一个新皇城区别不大,而长沙皇城已经动工了。其中最看好的洛阳城竟然只有1.9平方公里,就两个紫禁城这么大,着实让所有人大跌眼镜。
其实,北京和江宁吴天佑都不喜欢,北京是因为处于干旱地区,而江宁是太平天国闹的,坏了吴天佑的心境,特别是自己和太平天国那段尴尬的经历让吴天佑感觉特别别扭,始终无法释怀。
好在贺黎明、杨文才、容闳、贾绍明都是选北京,不用吴天佑多费口舌。唯独左宗棠建议采用两京制,及仿明朝的南北直隶,北面为北京,南面为长沙。
众人皆以为左宗棠是湖南人,所以放不下长沙,不过他接下来的理由让人耳目一新,绝不是因为他是湖南人才希望保持长沙。
他的理由不复杂:建都北方的理由就是要对北方强大的游牧民族形成强大压力,以维护北境安宁,短时间内华国仍然需要这么做。不过,随着我军武器的更新换代、铁路等交通工具的不断发展,北方游牧民族的骑兵优势会荡然无存,在北方建都的理由就不存在了。
而整个华国的经济重心在南方,所以京师建在南方就可以更好地带动华国的经济发展,江宁、长沙才是首选,如果不选江宁,就只有长沙了。
这道理还真没问题。最后,吴天佑决定向群臣妥协,定都北京。改长沙为中都,皇城建设照常进行,只是放缓建设速度。
这天,外交部尚书张斯桂带着政务院专门制定的《大华帝国藩属国管理条例》来请示吴天佑,这个条例就是根据吴天佑的提议制定的,按条例上的规定,今后华国的藩属国分为藩国、保护国、属国三类:
一、藩国:臣服华国的国家称为藩国。藩国为完全独*立国家,只需每两年朝贡一次,华国对藩国提供有偿保护;
二、保护国:接受华国无偿保护的非独*立国家,是华国间接治理的领土,由华国驻军提供安全保障,没有外交权,关税一体化,并需要向华国缴纳定额税收,国王继任需要得到华国认可批准;
三、属国:是华国领土上的特殊自治区域,国王由华国任免。
当然,这仅仅是各类藩属国的定义,里面还有很详细的具体管理条文,吴天佑粗粗扫了几眼,也没有发现什么明显不妥,就先这样执行吧。
见皇帝没提什么意见,张斯桂上前说道:“启奏陛下,朝鲜派使团过来紧急求援,我国该如何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