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氏回了杨家,以她的性子肯定会把这件事告诉杨家人。小杨村跟顾家村中间就隔着一个村子,距离很近,如果杨家也收婆婆丁,哪怕只是涨一文钱,大家肯定会优先卖给杨家而不是自家。
想到这,顾老大越发愧疚。小妹找到的好生意,怕是要被他给搅黄了。
顾媛挺了挺胸脯,傲然道:“大、杨氏知道又如何,她只知道咱们卖二十文,她知道卖给谁吗?”找不到买主,就算婆婆丁能卖一两银子,跟她家有一文钱关系?
顾老大摇头,“小妹你不了解杨家,如今咱家跟她家已经撕破脸,若是不能赚钱,他们肯定会把这件事宣扬出去。我见过很多人家为了一文钱闹蹦的,何况咱们转手就是五文。”
这买卖太好赚,难保大家不会眼红。如果再被有心人鼓动,不卖给他们家……
顾老大越想心里越不是滋味,这事儿都怪他,谁让他不听劝娶了杨氏呢?
顾媛轻哼出声,“大哥,我问你,镇上收购的婆婆丁只肯给十五文,咱家的却能卖二十文,你有没有想过是为什么?”
不等顾老大回答,她接着说道:“那是因为这些婆婆丁都经过我用秘法炮制,其中的药性要比他们的好。若非如此,人家为何肯给高价,又不是冤大头有银子没处花。”
定价的时候顾媛就想过这件事,顾家人多,难保不会有人大嘴巴,被人糊弄着交了底。她也清楚再这个一文钱恨不得掰成两半花的时代,五文钱的差价多让人眼红。
那时候她就想好了对策。
没错,就是她刚才说的秘法。
经过炮制的药材价格比现挖出来的贵,这是大家都知道,只不过知道归知道,没人会这门手艺。药铺不是糊弄人的地方,不懂装懂做错了人家是绝对不收的,只有正确的炮制方法激发出药材的药性,他们才会出高价。
顾媛打的就是这个旗号。她也不算说错啊,经过她手指‘加工’的药材,其药性确实比别人挖出来的高。她卖高价不是理所当然的?
而且,出于谨慎,每次收购完药材她都是放自己屋里头,插好门后在动手改造。
如果有人从外面也只会看到她在挑挑拣拣,并不知道她具体在做什么。刚好给她刚才的话做了掩护。
顾老大恍然大悟,“原来如此,那我就放心了。”
虽不知妹妹什么时候学了这门手艺,只要能堵住别人的嘴就行。
至于说杨氏为什么不知道?
像这种独门手艺谁不是藏着掖着的,傻子才到处宣扬呢。
按照她跟她娘的说辞,此时货郎已经‘回家’备货,并不在青山镇,至于什么时候回来,全看她什么时候再去兑换。货郎是她的,说什么做什么全看她的设定,就算家里再出一个杨氏她也不怕。
提到另一个杨氏,顾媛隐晦的打量起她二嫂,整个家也就二嫂最不让人放心了。
显然老太太也想到这一茬,她看着钱氏冷冷道:“放心,家里出一个杨氏那是娘失职,断不会再有第二个。”
顾老二也站起来保证,“我会看着钱氏的,如果钱氏敢,不用你们动手,我自己会处理。”
钱氏气的想骂人,顾老二什么意思,当她是杨氏那个大傻蛋呢?她还想赚钱给俩儿子读书呢,把这事儿传出去,还怎么赚银子。
钱氏发誓:“娘,您放心,我保证在外头一个字都不会说。就是吧,娘您看我家有三个孩子要养活的,这赚的钱咋个说法?您俩大孙子下一季的束修还没着落呢,赚的少了我可不干。”
钱氏了解自己的婆婆,她偏心眼的很,他们四家加起来都不如一个顾媛在她心里重要。五文钱咋分,她可不信婆婆舍得小姑子白帮忙,又或者小姑子赚的不止五文?
她也是才知道婆婆丁赚钱有她小姑子一份功劳在。钱氏敢打赌之前赚的钱婆婆绝对给了小姑子一份,而且给的还比他们都多。
如今既然分了家,这些事儿可都得放在明面上,掰扯清楚。
不是有句话么,‘亲兄弟,明算账’。
提前把所有事情讲的明明白白,也省的之后再去扯来扯去,麻烦还难看。
顾媛冷笑:“二嫂不想干?那好啊,我找别人去。”
她原想着都是一家人,打断骨头连着筋,自己不过用手摸一下就赚了大半的差价,也应该让几个哥哥多赚钱。
除了想让哥哥也跟着喝口汤,过好日子外。更多的也是怕,将来她日子好了,有人舔着脸找上门。一时的帮忙可以,让她养自己的兄长一辈子,她万万是不愿意的。
她也怕她娘见着兄妹之间差距大,心里不得劲儿。
她娘疼她不假,不代表不心疼儿子,如果她每日山珍海味,她哥吃糠咽菜,你觉得她娘能舒心?
她原是一片好心,哪知钱氏还不知足。
见顾媛生气,钱氏赶紧道:“小妹这说的是什么话,我们干,谁说不干了。”
她这小姑子也真是的,都是一家人,说一句还不高兴了。真是惯的。
顾媛不理会她,她只道:“我是这样想的,咱镇上的婆婆丁十五文,你们多少钱收我不管,到时候我出十八文收购。同样的,我卖多少钱、赚得多也好,吃亏赔钱也罢,跟你们也没关系。”
药材这东西的价格并不是一成不变,药铺的需求量大就会涨价,反之就会降价。她这个方案无疑是把盈亏一肩扛起来,保证哥哥们一定能赚到钱。
“如果你们信不过我,也可以自己去卖,至于卖多少钱,那就不关我的事了。”
说完顾媛双手交叉抱于胸前,静静地不说话。
之所以给出两个选择,还是因为二哥一家。以她二嫂的性子,短时间没什么,时间长就会觉得自己吃亏,觉得她赚大钱坑兄长。哪怕他们家也赚着钱,她仍旧会觉得自己吃亏,从而埋怨她。
这就是人心的不足。
现在她让二嫂自己选,如果二嫂觉得她在两头吃或者骗她们,大可以自己收购了去卖。不过那时候她可不会给对方优待,镇上多少铜板收购她就多少铜板,多一个子都没有。
有些人总是习惯把别人的好当成理所当然,她现在不打算做个傻子,既然给了好处就得让对方知道。
顾媛话落,顾老大跟顾老三同时开口:“既然小妹有这个手艺,咱们还送镇上干啥,当然是给小妹。而且我觉得十八文有点多,婆婆丁到处都是,手艺却是稀缺的,我看不如小妹赚三文,我们两文。”
顾老大的话说到顾老三心坎里了,小妹跟娘一老一少,理应多给点,他们年轻孔武有力,还能出去找个活干,妹妹跟娘可就指望这个过活呢。
若非已经分了家,他们得担负起养家的责任,这两文的差价他们都不想赚。
钱氏的脸当场就耷拉下来,她心里咒骂大伯子、小叔子不是东西。你们一个手头有钱,一个家里人少力气大,你们是不缺这一文钱,你们考虑过她家没有。
她家可是有五个人等着张嘴呢。你们上下嘴皮子一碰一文钱没了,可知这一文钱就能让她家五个人吃上一口热乎饭。
“十八文就十八文,既然是小妹定好的,咱们做哥嫂的也不好违背小妹的意思。妹啊,后天是吧,你放心后天我肯定把婆婆丁准备好。”
顾媛心里呵呵,她这个二嫂可真是够了。但她也没多说只是点点头算是默认。
无视钱氏,她看向大哥跟三哥,“大哥、三哥,你们也别只顾着收婆婆丁,还有知了猴也别忘了。”
自打那日魏亭长在她家吃过知了猴以后,镇上酒楼也开始收购。价格不算贵二十文一斤,可对于大家来说这是天降的大好机缘。
这两日晚上出门,很明显看到不少人打着火把到处转悠,不用问都知道是在捉知了猴的。因为这个她二嫂还在私底下埋怨她,怪她不该把这件事说出来。
还是那句话,整个顾家村只有他们家富裕起来,别人就没想法?如果真有,她防得住么?
再则,知了猴是季节性的东西,过了这俩月就没了。顾家就这几个人又能捉多少?再则她还有另外一个打算,那就是大青山。
大青山鲜少有人涉足,里面的药材肯定更多,说不得还有人参灵芝这种珍贵药材。当大家的目光都聚集在怎么抓知了猴上的时候,她跟大哥他们先一步去往大青山……
顾媛嘿嘿一笑。
确认大家都没问题,她从身后的柜子里拿出本书来啪的放在桌子上,“来吧,大哥、二哥,这上面都是最常见的草药,你们收的时候也别只捡着婆婆丁,须知道,只要是草药它都能赚钱。”
既然收草药这一块她不打算再管,不如彻底放手。如此虽然赚的不如自己挖来得多,但是它轻快啊。
一听能赚钱,钱氏一屁股就把顾老二挤过去,“你记性没我好,我来。”
现在,家里在没有比钱氏更希望能多赚钱的了,两个儿子的束修钱就像是一柄剑悬挂在她头上。但凡能赚钱的营生,她一个都不想放过。
一张桌子四面,刚好坐下顾媛跟三个兄长家。
顾家人都不识字,顾媛现在就是充当老师的角色,给他们介绍上头的草药。她之前已经看过了,前面十多张都是很常见的东西,山上、地里到处都是。只这些就足够他们用的。
十几张图很快就认全,钱氏咋舌,“我滴乖乖,这些竟然都能卖钱,我还以为是杂草呢。”灯笼草、苍耳、狗尾巴草,这些猪都不吃的玩意儿,山上多的是。
顾媛神色淡淡,“野草也是药,只不过咱们不知道它的功效罢了。你别看它们都是药材,不同功效的草药,价格是不一样的。就算是同一种药材,年份、药性不同,价格也不一样。”
“小妹那你说的这些能赚多少银子?”钱氏可不管这些,她只要知道这些东西赚钱就行了。
顾媛摇头,“我只卖过婆婆丁跟车前草。婆婆丁你们都知道了,车前草人家收我的是二十五文。你们若是收到车前草,我给你们二十三文。”
青山镇也会收车前草,药铺的价格是十八文。顾媛仍旧是抽两文钱的成,剩下五文让顾家人自己赚。
一家人坐在一起,就像还未分家一样讨论的热情高涨,老太太就这样看着他们,也不说话。
顾老二忽然站起来,“娘,附近的几个村子就交给大哥和三弟吧,我打算去其他村和隔壁仓河镇上看看。”
仓河镇距离顾家村并不远,青山镇在顾家村的东面,它则是西面。跨过西边的那条河,再翻过一座小山坡,就是仓河镇的地界。
他娘就是从仓河镇赵家村嫁过来的姑娘。
或许是有一条河流经过,比起青山镇,仓河镇要富余的多,那边粮食、杂草也比他们顾家村长得好。最关键,仓河镇上药铺收购价格便宜,像婆婆丁,十四文说不定就有人卖。
顾老二是个脑子灵活的,以前是没用在正地方,如今他改过自新,自然不愿意只守着眼前一亩三分地儿。他们有三兄弟呢,只守着这几个村子一个人又能赚多少银子?
顾老太摆摆手,“咱们已经分家了,你的事儿自己做主就行,不用告知我。”言外之意,这些她都不在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