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张俭而言,虽然被诬陷是事实,自己伸冤合情合理,但是用手段胁迫君王也是真事,大不敬之罪是必须要认的。即使汉灵帝没有网开一面让他感到不甘,但是君臣之礼的束缚也让他认可了惩罚。这种纠结的文人思想可敬又可叹。
刘辩并不是有心羞辱张俭,见状赶忙解释道:“元节先生,切莫如此想,如今已经查明,当年之事乃是一场误会。按理说,沉冤昭雪本应当直接赦免。只是受如今的局势影响父皇才出此下策。毕竟您这种方法形成风气可不太好。”
见到张俭沉默不语,刘辩继续出言安抚:“当今天下,有许多人仗着自己有权利、有才华,就结党营私、追名逐利。却忘记了读圣贤书,是为了造福苍生,报效祖国。为官之人,不修德行,才使得结党有害无益。父亲其实非常敬佩像先生这样品德出众之人。只不过一旦为了赦免先生,而开了先例。就会引发许多无德之辈的躁动,最后朝纲混乱,百姓困苦。”
听到读书人被如此贬低,张俭眉头皱了起来,下意识的想要反驳。但是这些年的逃亡生涯让他并没有办法天天读书,有了更多的机会四下走动,见识了太多仗势欺人的世家子弟。他自己行得正,坐得直,但是如今并没有底气为整个士人团体打包票。
刘辩这种带节奏的说法其实是有些言过其实的。官场上大部分人虽然谈不上大公无私,但是也并非尸位素餐;仗势欺人是强势之人的通病,人群并不限于士人,而且这事也并非三言两语可以解决;对于张俭的处罚理由听起来有些道理,但是并不能解决之前所说的问题。以如此极端、夸大的方式描述现状,也只是为了让张俭认可当下局势。
刘辩的目标可不是劝张俭为他们的事业牺牲自己,所以并没停止发言,继续说道:“为了天下苍生,父皇才忍痛下达命令,可惜委屈了先生,对此父皇一直耿耿于怀,于是刚刚一直嘱咐我要对先生恭敬有加。”节奏转换的太快,张俭一时没有反应过来。
见到张俭表情从皱眉转为疑惑,刘辩也耐心的解释到:“父皇如此安排说是让先生做辨的下人,实则是想让先生教导辨,父皇想让辨好好向先生学习,努力修身将来才能平天下。因此先生与我名为主仆,实为师徒,自然则应当由辨行弟子之礼。”说罢,刘辩非常郑重的跪倒在地上,重重的磕了一个响头,说道,先生在上,请受弟子一拜。
张俭已经感动的嘴唇在颤抖,缓缓的跪倒在地,向着汉灵帝所在的方向拜了下去,激动地说到:“陛下圣明,罪臣又何惜此身?名节不过是身外之物,若是能换得朝政清明,臣以性命抵之又何妨。”
顿了一下,张俭又说到:“如今陛下不以臣卑鄙,委臣以重任。罪臣定当竭尽全力,辅佐殿下。”
本来激动的张俭还想转身何刘辩说些什么。刘辩光速起身、让开、把张俭扶起来,动作一气呵成。(又想折我寿,不会让你得逞的)
这一次张俭的反应却和刚来的时候不同,变得执拗起来说:“既然是仆人,那就要守仆人的礼节,殿下在上请受我一拜。”
刘辩见阻止不得,只好无奈的接受了了参拜之礼,不过接受姿态嘛就有趣了,你躬身行礼,我就跪着接受呗。
张俭看着跪在自己身前抬头望着自己的刘辩十分无奈,因为从那双眼睛中他读出了“你敢跪我就趴给你看的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