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正是因为他们不知道仆人的存在,才不可能在被汉灵帝召唤过来之际,用这么短的时间内提前了解情况并找到仆人的位置派人刺杀。
既然不知道,就没有杀人灭口。既然没有杀人灭口就说明他们不怕当堂对证。因此他们是无罪的。
这样的推理环环相扣,十分合理。
可惜证明这件事情向来是证有不证无。想要说清楚没做什么简直难如登天。
太监们也是接着这个势头站住的脚跟。
他们听了蔡质的辩解后反应迅速,认为蔡质定是察觉到异样,早就派人搜索。这才能赶在当堂对质之前找到仆人的位置并灭口,甚至有可能是故意蹲守在皇宫外伏杀。
双方开始打起了正反逻辑,正反心态。之后又拿出了不少细节,最后谁也没办法压倒另一方。
宦官们很急,他们没想到蔡质反应竟然如此迅速。
急到口不择言的他们甚至说出了“你们这样做迟早会遭报应的。”之类毫无意义的话。
不过说者无心,听者有意。汉灵帝总觉得这些宦官在暗示些什么。
因此,双方的吵闹最后被汉灵帝压了下来,说是要等事情查清楚之后再做定论。
双方得到汉灵帝的回应后都带着几分不甘一同推走。
一方觉得自己马上就要自证清白了,另一方觉得迟则生变,过了这个机会再想扳倒蔡邕又要费一番手脚。
他们内心不愉快,汉灵帝心里更是烦躁。
等到所有人都离开之后,汉灵帝独自叹起气来。
你说他相信蔡邕会做出这种事情吗?
从理性分析的角度上来说,汉灵帝觉得他不会,他觉得蔡邕不是这样的人。
从理智的角度上来分析,汉灵帝觉得也说不通。陷害一名司徒,其实并没有什么实质的收益。因此,汉灵帝觉得二人的矛盾不可能发展到这份上。
但是,事情都已经闹到这个程度了,汉灵帝不可避免多出了一丝迟疑,觉得还是有那么一点点可能。
不过就这微量的怀疑并不能妨碍他对蔡邕的信任。只是会使汉灵帝在思考与蔡邕相关的问题时,判断出现一些些微妙的变化。
在汉灵帝看来,这次闹剧极大可能是宦官针对蔡邕的一次阴谋。
如果这一次被他压了下来,肯定还会有下一次和下下次。甚至有可能会对蔡邕直接动手。
就像他们说的,蔡邕迟早会遭难。
他现在连自家这一亩三分地盯着都费劲,哪有精力去管蔡邕啊?
比起蔡邕被这些人报复而落难,甚至丧命,不如自己主动把蔡邕给送走。
这样一来,也省的蔡邕天天喊着诛灭宦官,与他们产生矛盾。
自己也省点心,大不了等到他把局势收拾好再把蔡邕请回来便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