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进士,那自然是想都不敢想的。
读书是个费钱的事儿,即使家里目前还算是殷实,若是有个读书人,那无非就只能满足温饱罢了。
这样想,何秀才的束修费真的算是很良心了,许多人心里开始算计,一两银子,省一省还是能拿出来的。
那些个不用上工的婆娘和老汉,心里有了新的盘算,急忙回去倒腾钱罐子了!
剩下的人自然都是打算上工的。
上工的一共四十二个汉子,大部分都是十里沟的人。这里面还有覃三娘他们熟悉的程石和陈大河、里正家的大儿子陈江,其他的人,覃三娘便不认识了。来上工的妇人都是熟识的有,王桂香和何杏,还有里正家的儿媳周氏。
汉子们分成几组,由王老汉指挥,至于妇人们,任务也简单,就是要给这四十几个汉子做顿饭!
几家的房子同时开工,所以王老汉将四十几个汉子分开来,干的活都是一样的,进度也是基本相同的。
现如今,去县里找活儿也很难!
很多时候,汉子们在劳力市场那儿站一天也无人问津,就算是价格降到十文也不成,没有活呀!他们经常一待就是一天,连吃饭都不敢离开太远,生怕错过东家过来寻工!能到覃三娘他们这里来做工,大伙儿十分珍惜,全都卯足了劲儿干起来,生怕东家不满意,再将他们换掉,除了怕损失银子,还有这乡里乡亲的总归是不好看。
再说了,覃三娘他们给出的工钱可是十二文一天,这比县里做工还要合算,一天要多上两文,还管一顿饭!抬脚就能到家,省了时间不说还省脚力,省了脚力就省鞋底!别说草鞋不怕废的话,草鞋难道不需要去拔草?不要编织?
“三娘嫂子,我们还需要做什么?”王桂香和何杏都是眼里有活儿的,自从来了就没有闲着,厨房已经被她们几个人打扫的干干净净,准备用来盛菜盛饭的木桶也被擦洗好了!
周氏有些腼腆,是个文静的妇人,不过也是能干的,跟在两个嫂子后面忙忙碌碌,一点儿没有因为自己是里正家的儿媳便沾沾自喜,倒是和豪爽的陈江很是相配!
“先歇会儿,大娃和他顾叔去和县买米粮和肉菜了,一会儿回来之后,有你们忙的!”刘氏笑呵呵地说道,她家大娃已经十二岁有余,再过两年就要说亲了,早点儿让人晓得他勤快能干,肯定不是什么坏事。
难为刘氏想的这么长远!
周氏倒是听到心里去了,笑着接话,“婶子,你们家大娃真是个能干的,十二三岁的小子便能帮家里干这么多活儿了!我娘家侄子也是这般年纪,却整天只知道上树捉鸟儿,下河摸鱼呢!你们教育的真是好!”
王桂香和何杏也跟着连连点头,“大娃就是好的,我看他从来不闲着,经常去打柴挖菜,可是个让人省心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