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别将大人,老虎口外、敌军不三百余、带大车列阵思密达!”
“木特?”(纳尼?what?)
崔别将有些难以置信,离铁山还有二十多里地就到了,海贼难道是打不动铁山城,分兵四处掳掠?
一定是这样的!
阿爸几信上说的很清楚,贼军不过千余而已,这一下子出来三成,估计是一股想去他通州占便宜的家伙。
崔别将一点都不慌,自己这趟出来,不但把调去通州的两百骑兵、三百扈从都带上,还勒令返回通州城的府兵全部动员。
地方上一名给了好处的校尉,被他留在城内统领百兵,其他一百正兵,两百乡兵都被他带了过来。
也就是说,他现在手里有两百骑兵、六百步卒,加起来八百多人。
对面三百多贼人,也敢拦路抢劫?哈哈哈哈!
“阿西吧,天堂有路你不走,地狱无门自来投!小的们,披甲、挂弦哇思密达!”
“锅摸米大!”(遵命!)
……
梁秀才压根就没想过,埋伏在山道中路突击,敌人主力或者说是真正的骨干力量,就是骑兵,没有之一。
“拦头、掐尾、中路突击”这战术师父教过,但是用在这里不合适啊。
他要的是全歼敌人骑兵,或者说是拿下全部的马骡,哪怕敌人部分步卒冒死冲进丛林逃窜,他也在所不惜。
早上出兵,弟兄们推了十五里的大车;下午出兵,弟兄们坐车多惬意。
而且有了马骡骑乘,前锋的机动力那叫一个速度,秀才尝过一次就上了瘾。
三十辆偏厢车在“老虎口”外,围成一条弧线,彻底堵死了通州往铁山方向的这条“官道”。
“东路军”四哨骑乘步兵是火枪哨,已经全部调给了穆晓夜。
他们抵达预定的“掐尾”埋伏区后,将马骡集中全部送回车队。
梁云峰这边是两个炮兵哨,六哨冷兵鸳鸯队,此时两哨炮兵布置在两翼,一侧四门“二斤子母炮”。
中路是六哨二十四队冷兵鸳鸯队,背靠车阵列队对敌。
秀才很阴险,只要没和红武军交过手,一看这阵型,肯定会把注意力集中到中路整齐列队的阵列上。
其实这都是障眼法,真正的打击将来自两翼不起眼的木板车上。
当炮窗打开,八门炮以二十弹指射速,打完“四发霰弹急速射”,会有近两千发四钱重的生铁霰弹,覆盖整个战场。
并且打空的子铳重新装填,循环不歇,只要弹药没打完,就能一直打下去,直到母铳打红。
秀才是把炮兵制胜玩明白了,侧射火力杀伤最大,这还是后世重机枪出现后,在实战中摸索出的“杀人技”。
敌军在山道百步外对峙,扈从们娴熟的给主人披上沉重的扎甲。
王氏高丽的甲胄传自高句丽,而高句丽的甲胄样式,大部分来自大隋。
十多万套遗留在战场的优良甲胄,让其披甲率惊人,当然,几百年过去后,再修修补补也烂光了。
但是这甲胄的式样一直流传下来,普通将领穿铁扎甲或皮扎甲,高级将领明光甲,这已经成了高丽的习惯。
你说普通士兵?有把像样的“三股叉”就已经算是不错的装备了。
也就是府兵的扈从们,帮着主人打理兵器,上阵时拿着主人的副兵器,如刀盾、长枪之类。
穆晓夜带着四哨火枪兵,在敌人大军后方百步外,悄无声息忙的满头是汗。
火枪哨里百名冷兵手将一根根长绳绷紧,系在山道两侧结实的树干上。
绊马索很简单,但是很实用,高高低低的绑了六道,穆千户感觉可以了,让大伙儿退入林中歇息。
近百名火绳枪手将是拦路的主力,火绳还没点,大家都在整理身上的装备,方便开战后及时迅速的装填。
穆千户的计划很简单,两翼冷兵掩护,阻止敌人靠近己方火枪手。
两哨火枪手四排站列一排二十四人,按照训练中的要求,打出循环不断的四轮射即可。
……
崔永山的战法很常规,郡县三百步卒在前,扈从兵三百在其后督战,两百甲骑在后方押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