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这个大辽皇帝只要出现在归化城外,官员百姓还不乖乖的回到朕的麾下。
约好三月十八“三国伐明”,大宋那个废柴就算了,但要是让“女婿”先破了大同城,自己这老丈人脸还往哪儿搁?
哼!大辽天兵不但要出兵,还要先行一步,三月十五就要抵达归化城外开始招降,如果明寇“敢犯天颜”,十六全军攻城。
出兵在即,本来天祚帝想让耶律大石死在两军阵前,事后极尽哀荣,给将士们一个说得过去的交待就行。
岂料这个进士出身的“大石林牙”,应该是察觉了某些迹象,居然带着两百亲信部曲不辞而别。
就这么无声无息的消失不见,你说坑不坑爹!
小小的阴霾,并没有阻挡大辽“征明”的脚步。
从夹山大营到归化城的路,大家都熟悉,大军十日行程而已。
按照陛下的旨意,十五抵达,那就初五出兵,五万大军拔营而起,浩浩荡荡杀向云中之地。
三月初七早上,辽军和大明皇家骑兵团相隔五百里左右。
初八早上两军相距三百里,初九早上两军相距百里,当天午时前后,双方哨骑相遇。
从十几人的队级厮杀,到百人级别的前哨骑战,辽军只剩数骑存活,还是飞哥儿按照军令故意放走的。
天祚帝暴跳如雷,但是下达的军令却很谨慎,大军就地扎营,派出数千铁骑,四面警戒,防止敌大军偷袭。
因为幸免一死的哨骑,惊恐欲绝的描述:敌军甲骑确实手持“闻所未闻”的犀利火器。
声如霹雳、冒着浓烟和焰火,隔着三四十步,人马俱倒,前锋哨骑毫无还手之力。
“原来大石说的都是真的!这下完犊子了!”
天祚帝色厉内荏,比谁都怕死,要不然也不会“弃军民而自谋身计”,躲进深山老林,连打游击都不敢,生怕被人发现踪迹。
聪明如“大石林牙”,之所以逃离夹山大营。
一方面是形势所迫,再一个也是看透了天祚帝“狭隘多疑,拒谏饰非,非明主之像”。
……
如果大军就这么灰溜溜退回夹山,堂堂“天祚帝”岂不成了笑话。
而且五万大军行军路上,各种牲畜和人的粪便形成的一条“粪路”,就是最清晰的路标,没有两三个月,不会自然消失。
可以说耶律延禧是进退两难,明军哨骑的出现,就意味这大军即将到来。
在他的推断中,明寇的三千铁骑后面,还不知道有多少步卒跟着,没五万也得有个两三万吧。
不然对面统帅是疯了吗?就算明骑火器犀利,但是五万对三千啊!
十六个打一个!还不是随便搓圆捏扁?
“确认了”明寇选择大辽作为主攻对象,其实一定程度上,让耶律延禧得到了某种“另类”的尊重。
同样五万大军出兵,同样是“御驾亲征”。
还是朕这天祚帝,在敌人眼里最具威胁!
就问你怕不怕!
哼!
……
(老弟!有眼光,姐给你留灯,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