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人对这次辽东之战,整体战略布局十分清晰。
从斜也在接到锦州军情后,一系列的兵力调动。
可以看出他的注意力,始终在横越辽西走廊这支“明军主力”身上。
无论是翰鲁“或主动”“或被动”的放弃锦州为饵,“或真退”“或佯退”辽阳城,都是为了让明军主动分兵。
所谓阳谋,就是你明明知道敌人知道,但是依然要这么做。
锦州城对大明的重要性,可比对大金的重要性更大。
事关明军退路得失,没有一个脑子正常的将帅,会弃锦州城而不顾,全军头铁去打辽阳。
只要明军留人防守,一定会留下部分精锐,以确保后路不失,那么出击的兵力自然就会减少。
不仅仅是精锐甲兵,让金国甚为忌惮的火炮,尤其是重炮,锦州城多留一门,出击的明军就少带一门。
这就是阳谋!
那么对于斜也这边的大金主力来说,接下来的战术就很简单。
八万大军抵达锦州,能打下来最好,直接堵死这个“漏洞”,让出击辽阳的明军,彻底变成孤军深入。
回不去锦州城,他们只有往半岛方向逃窜,陌生的环境,遍地崇山峻岭老林子,想全须全尾撤走,就跟做梦一样。
即使锦州城守军犀利,斜也强行攻打,硬是打不下来也不怕。
围城打援,用绝对优势兵力,在野战中消灭或击溃这支出击的明军。
要知道斜也第一批投入战场的就有十一万人,他自己八万,翰鲁两万,蒲家奴一万,这其中有八万是甲骑。
这是一支足可灭国的强大武力。
第二批兵力,是本月中旬从临潢府赶来的宗干,和从黄龙府赶来的蒲鲁虎,各领一万骑兵。
到了月底,还有从会宁府赶来的大金皇帝吴乞买一万铁骑。
就不信干不死这区区两万三,还分兵两处的明军。
单纯从战略上来看,斜也的安排确实没毛病。
这也是定策时,吴乞买和其他四个勃极烈,都表示赞同的原因。
唯有两个出乎意料,一个是粘罕的五万大军,居然不敌明军半岛的“偏师”。
即便这样也不是没有补救办法,只要三万骑兵不遭重创,退回四百二十里外的辽阳,依旧问题不大。
并不影响斜也这边对锦州方面明军的打击。
只要斜也获胜,就算是惨胜,主力回军后,区区半岛之敌,要么被击溃,要么主动撤离。
按照斜也内心哪怕最悲观的预测,也是付出重大伤亡后,将明军予以重创,打出“境外”。
等雪季一到,奈何不了榆关天险,还奈何不了变成坦途的鸭绿江南岸半岛之地吗?
最终双方还是要坐下来和谈、先划清边界,各自休养生息,以待来日再战。
你看!人家这个大金储君,绝非浪得虚名。
第二个出乎意料,就是明军居然还藏了个杀招,从中路来了个一剑封喉,奇袭辽阳并且顺利得手。
而失去辽阳这个至关重要的战略支撑点,后果极其致命。
斜也的诸般谋划,也就成了水中月、梦中花。
其实从赤旗在辽阳城内出现那一刻起,整场战役大明已经赢了八成。
金人已经无法再翻盘,注定失败。
然而这一点,在没有实时通讯的古代,信息延迟是必然的。
九月初九这个华夏传统重阳佳节,金军前路都统完颜宗弼(金兀术),和他两个弟弟,各领甲骑一万,先后抵达了锦州城下。
他们的五叔,大金皇储“谙班勃极烈”完颜杲,领骑兵两万,步卒三万余,距离锦州还有两天的路程。
兀术三兄弟的三万铁骑中,可是有他们阿玛留下的千五铁浮屠、六千拐子马。
有此悍骑在手,兀术还知道收敛,两个弟弟整天用鼻孔看人,很是不可一世。
如果不是兀术下了严令,担任先锋的老三完颜宗敏(阿鲁补),估计立马就纵马攻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