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衣卫自然愿意结交魏国公徐达,虽说锦衣卫是为天子办事,但人家也是要吃饭的啊,
能在职责范围内捞点外快,何乐而不为呢?
“魏国公大人抬举了,属下已经将话带到,还请大人速速进宫。”
“当然,”徐达将锦衣卫送出徐府,回身看到了偷偷跟在自己身后的徐妙云姐弟二人,
徐妙云语速极快道,“爹,恐怕是倭岛的事完了,不管陛下怎么处置刘秀,您都不要替刘秀说话,这时候替他说话反而是在害他。”
徐达点点头,正色道,“爹知道,陛下无非又是把他扔到哪个藩国去,这小子无论上哪都必被受到优待。唉,就是今天这排场之大让爹心慌啊…”
三品以上京官紧急朝会,自大明建朝以来才不过廖廖两次,第一次是打北元人,第二次是胡惟庸案,
而第三次就是这了。
刘秀在倭岛的失败值得陛下这么大动阵仗吗?
徐达皱着眉头坐上马车,向皇宫而去。
徐达步行进入太和殿,发现朱元璋正闭目坐于皇位之上,眉头紧锁。
徐达扫向周围同僚,不禁暗自心惊,这是如今大明天下最核心的官僚力量了,甚至比朝会时的官员阵容更加有重量!
不止是各部尚书、侍郎均在,就连那些已经退出朝野的国公都基本全部到齐了!
立于最前的五人是随着朱元璋征战天下,建朝之后权势最大的六大国公,
韩国公李善长,
魏国公徐达,
宋国公冯胜,
卫国公邓俞,
郑国公常茂,
除了远在燕地的曹国公李文忠以外,其余国公俱在。
立于五人背后的便是朱元璋的诸位义子,
沐英、平安、徐司马、何文辉四人。
四位义子分着虎豹豺狼军甲,扶剑立于朝中。
再往后便是六部尚书、侍郎,除了户部只有傅仁一人外,其余吏、礼、兵、刑、工五部各两人,共十一人。
再往后则是以刘三吾、方孝孺二人为首的翰林院。
以及以郑远道为首的诸多儒生组成的都察院。
此时朝中所立之人,便是大明的全明星阵容!
而当朝各派局势,也是一目了然。
六大国公各自为政,井水不犯河水。
朱元璋义子们只为朱家办事,是最铁的太子党。
六部直属朱元璋,但六部尚书、侍郎各自与六大国公关系密切,可以说是六大国公把持朝政的媒介。
而翰林院、都察院则被儒生们把持,这些儒生不属于国公、也不属于皇帝,他们在朝中自成一派。
当然,除了刘三吾、郑远道之外,其余的儒生都没到达三品,但是翰林院和都察院官轻权重,有资格在朝上监督百官,所以他们也都在列。
而这些势力分流,可以说都是在朱元璋默许之下才存在的。
这就是朱元璋要的分权制衡之道。
太子朱标肃穆立于皇位下,与朱元璋一起面朝各位重臣,朱标在心中默默点了遍人数以后,便在朱元璋身前轻声说道,
“父皇,人齐了。”
朱元璋嗯了一声,睁开眼睛,说实话,到现在他都没有想好,该怎么赏赐刘秀。
毕竟,刘秀此次立下的功劳太大!
再结合之前的大大小小无数功劳,足以封公!
但,将刘秀以一介草民之身,直接提到第七位国公,实在是太扯淡,所以老朱开始犯难了。
老朱看向堂下众人,各个派系严丝合缝,在他的运作下,各派系之间已经达成了一种微妙的平衡,
而刘秀入朝之后,又该将他置于何地呢?
朱元璋一想到这,就更愁了。
刘秀这人对于老朱而言绝对是异类中的异类,让老朱喜忧参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