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重农固本,方是利国之策。”
刘秀闻言暗自佩服,自己只是把这个问题点了出来,老朱三言两语就说出了解决办法,而且历史也确实是如此发展的,
老朱以古人的视野,只是往前一看,就看到了一两百年之后的事情,
这番远见,难怪能在元末群雄中,硬生生的杀出来!
比力量更加重要的是智慧,
老朱便拥有着大智慧!
朱元璋说得不错,不仅是不错,可以说是直接给出了最优解,
但老朱的历史视野毕竟不如刘秀,朱元璋是立于现在往后看,而刘秀则是立于未来往前看,
人力有穷尽时,可做为后来者的刘秀,在心里早就了知道大明的历史所有发展历程,
刘秀摇摇头道,“陛下,您还是看得近了。”
朱元璋愣了下,咱活这么大岁数,
还从未有人与咱说过,咱眼窝子瞅得近呢!
老朱不服气道,“那你说说,咱说得哪里不对了?”
刘秀说道,“您想的法子,若是只是经管这大明一块地方,是没问题的。”
“可如今大明拓边向外的战略已启,倭岛亦是大明疆土,未来还会有更大量的土地,更大量的人民。并不是其他地方都像中原地区这般有着大量的耕地,等到那时候,该如何是好?”
“先不说将不将被征服土地的百姓算作大明人,就说这大明的人口若是激增的话,陛下的法子还好使吗?”
“到了那时,人多地少的问题依然没有解决,没了地的百姓只会更加危险,何不防患于未然,直接就于现在架构起商业体系,寻到种地之外其余谋生的法子。”
“如此,才是正路!”
刘秀一番话说得义正言辞,逻辑条理清晰,把老朱心里已经说得信服了七八分,
如今洪武朝大明在册人口一千四百万万,便是一亿四千万人口,
要是真如刘秀所言,人口破了两千万万,三千万万呢?
华夏地区的耕地是恒定的,人口大量增长后,必然出现大量的无业游民,
到那时有该怎么办?
还用迁移之法?!
不可能!燕地的耕地也是有限的啊!
想到此,老朱只能嘴硬道,
“那人口也不能涨得那么快吧…”
刘秀摇摇头,“非也,陛下可记得我当日在朝上所提的宗室财政?”
朱元璋闻言猛地一振,
这他如何能忘啊?!
皇子皇孙才多少人?
十年二十年后都会增加到那么多人!
各何况是以整个大明百姓为基数呢?!
一千四百万万的人,十几二十年后,又会增长到多少人呢?!
这是一个可怕的数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