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官员听了夏元吉这番话,都被感动了。
夏元吉这是要和高希一起担下罪责,以破了当前越来越危险的君臣僵局。
“呜呜呜...”有好些官员哭了起来。
永乐皇帝的眉头已经舒展开了,夏元吉没有说什么大道理,却实足造了一个“大大大”的新台阶给了永乐皇帝。
反对派的领袖萧仪已经被下狱治罪了,虽然夏元吉并没有在本次风波中站在最前面激烈地反对“都城北迁”,但夏元吉反对“都城北迁”的立场这十几年来从来没有变过,可以说他是坚定的反对派。
夏元吉这番话,既是顾全大局之言,也是代表反对派向永乐皇帝“投降”,这才是永乐皇帝真正想要的,以期永乐皇帝能够平息怒火、放弃杀人。
高希、太子朱高炽、首辅杨士奇,还有夏元吉都已经“领罪”,前后两个大台阶,给足了永乐皇帝面子,他已经在此次风波中“大获全胜”。
永乐皇帝冲着亲军卫一挥手,亲军卫便放开了那些被捆着、押着的官员。
“朕就准了太子、高希、夏元吉、杨士奇所请,你们领罪,就是知道错在哪里。既然知道错在哪里,朕也不加罪。”
“太子、杨阁老、高希、夏元吉,朕命你们好好商议如何纾解民困,赶紧拟出章程来交给朕。”
“是!”
“起驾,回养心殿!”
至此,因为“天火烧三大殿”引发的这场大规模的政治风波终于告一段落,永乐皇帝在高希等少数支持派的帮助下,击退了反对派的围攻。
奉天门内外,跪了一地的官员心情沮丧,沉默无语,直到永乐皇帝的銮驾已经远去,都没有几个人站起来。
而高希和朱高炽原本亲密无间的关系,也在不经意间裂开了一道小小的裂痕。
所幸经此一事,高希,也就是朱高爔,这个永乐皇帝还未相认的小儿子,在永乐皇帝心中的地位再次得到了提高。
高希官复原职。
日子过得很快,转眼就到了永乐二十一年(1423年),大明国早已经完成了迁都,政治中心回到了北平,这个永乐皇帝当年龙兴之地。
只是永乐皇帝的身体状况也大不如前,只是这位要强的皇帝仍旧不服老、不服输,他还是保持着一早起身晨练的习惯,将太医的嘱咐当成耳旁风。
不过令他略感欣慰的是,太子朱高炽处理国政越来越得心应手,再加上高希、杨士奇等股肱大臣的协助,新首都的政治运作还算平稳。
空暇下来时,他还有时间去看看吴贵妃。
他想着,迁都之事总算大功告成,趁着朝局稳定,不如赶紧将高希的身份纠正过来,好遂了自己和吴贵妃的心愿。
这天他正在养心殿与太子、高希等人议事,刘公公趁着换茶盏的功夫,在他耳边轻声说道:“陛下,吴娘娘让您办完公事今天务必去她那里坐坐。”
吴贵妃自从知道高希是自己的亲生儿子,往昔神志恍惚的毛病日渐好转。
永乐皇帝也因为小儿子“朱高爔”重生而高兴,只是高希从十八岁开始的经历实在过于离奇,让他心底始终存着一些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