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大儿子找的是村里的,小儿子目前还在外面读书,希望他也能找个优秀的女朋友。”
可能因为话题合适,村长和蒋凯倒是聊了起来。
蒋凯很快就聊到了村里大家的生存情况。
村里大家都是自给自足,除了卖点鸡卖点蛋,卖点农副食品,就是养猪赚钱了。
还有村里有养马的人家,就靠着马给人驮东西赚钱。
粗略估计起来,一年能有个几千块的纯收入,糊弄着养孩子,就很不错了。
如果谁家能盖上二层小楼,那肯定是村里数一数二的人家了。
谁看了不羡慕?
冯楚月这边带着知知一边骑马,一边也和其他拉着马驮着东西的大叔大哥们聊天。
“叔,你们村的人,留在家乡的多,还是出去打工的人多啊?”
恩恩比知知耐疼,坐在马上没喊下去,就乖乖窝在小姑姑怀里,听她说话。
第二个拉马的大叔大概五十来岁,看起来一脸沧桑。
不过,人家有一把子力气,还能挑两百多斤的担子呢!
“年轻人很多都出去打工了,留在家里没出息,就养猪养鸡鸭,一年能挣几个钱?”
“现在养孩子不容易,费钱得很,读书什么都要钱,乡下一家子挣的钱,也才够养一个孩子的。”
“那孩子是留在家里给老人带吗?”冯楚月继续问。
“不留在家里怎么办?就说我儿子儿媳妇吧,进的鞋厂,又没办法带孩子,只有每年放假回来那么几天,孩子都不认识他们了。”
“那你们没想过在村里开发一点什么吗?比如种植果树啊,药材啊,或者其他农副产品?”
男人摇摇头:“果子卖不了几个钱,每家每户都种得有一点,自家吃不完,拿到街上去卖,都嫌难得挑。”
“药材什么的,我们这些山里倒是有不少,可我们也不会种,种了的也没人收啊。”
“前些年倒是有人来收药材,人家给的钱不高,我们去山上采,卖出去挣几百块,大家高兴得很。”
“只是后来人家说我们这里交通不方便,来一次太麻烦,就不肯来收了。”
冯楚月觉得相当可惜。
“我听吴哥说,你们村有一口百年老井,水质特别好?”
这话,倒是勾起了男人的兴趣。
“我们村是有这么一口井,就是干旱几年,它都不带干的。”
“外面也有人听说这口井,还想承包了来干什么,大家没同意。”
“我们村那口井,据说神得很,干旱年代,都靠它养活了一村的人。”
“往年干旱,还有其他村来偷水的,被我们逮住了,那会引起两个村之间的战争。”
“其实我们村不止是那口井的水好,山泉水也很好,喝着清甜。”
“等你们去了村子里就知道了,虽然我们这里偏远,但山好水好,适合散心。”
冯楚月又打听了一些事,大叔基本上都说了。
见冯楚月对这些感兴趣,他还主动讲村子里的一些趣事。
“可惜,我们村就是太偏了,路不好走,不然可以像人家那些地方,发展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