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瞒你们说,俺老汉一共生了三个儿子。”
“其中大儿子参军,死在了与异族的作战中,连尸首都没运回啊。”
“自从大儿子从军北去抵御异族,家里的重担便全压在了二儿子身上,但是我们全家是好几张嘴,靠着二儿子怎么养得活啊?”
“最后,俺这二儿子干脆心一横,瞒着俺和他娘,又去从军得了一笔钱财,这才供养了俺最小的三儿子娶上了媳妇。”
“一开始,俺这二儿还陆陆续续的让人捎口信来,但是自从去年便彻底断了音信。”
“唉~”
“家里就只剩下了小儿子,这两年青州大旱,尤其是今年更是颗粒无收。”
“小儿子和他媳妇,便将家中仅剩的一点粮食留在了家中,他们夫妻两个出去乞讨生活,也是一去不复返啊。”
“所幸我小儿生下了狗娃子,我们爷孙两人相依为命,才勉强活到了现在。”
“在我和孙儿连家中仅剩的最后一点粮食都吃了个干净后,俺老汉已经活够了,只等着死了。可伶我这孙儿跟着我一起受苦饿死。”
“可是就在我们只剩下一口气的时候,蜀王殿下派来的使者来了。”
“我永远都不会忘记,那使者亲手将玉米送到了我的手中。就是有了这口玉米,我们爷孙两个才活到了现在啊。”
“蜀王殿下,是我们的救命恩人啊!”
“像蜀王殿下这样的好人,您怎么还能诋毁殿下他呢?”
“谁要是诋毁蜀王殿下,俺第一个不答应。”
对于老者的苦难经历,李恪完全能理解和明白老者语句之中所包含的苦难。
是啊,最辛苦的永远都是这些百姓们啊。
对于老人的苦难遭遇,李恪内心深深的触动了。
李恪通过对老人的一系列的察言观色,通过旁敲侧击证实了锦衣卫确实将青州赈灾一事做的很不错。
“看来,这锦衣卫的执行能力还是不错的。”
“的确是一把用着顺手的快刀啊!”
已经得到了自己想要的答案,李恪留下一些银两作为饭钱,便打算告辞了。
谁知,却被老人家叫住了:“我不能要你们的钱,我们都是沾了蜀王殿下的光啊!”
“如果你们真的想要感谢,就去我们村的蜀王祖祠去上一炷香吧。”
“也算是表达一下对蜀王殿下的感激之情。”
听到老汉的话,李恪也是顿时来了兴趣。
他早就听说了在这青州地界百姓们为自己立下的生祠一座接着一座。
可就是从来都没亲自见到过百姓们为自己立下的生祠,到底是个什么模样。
恰巧这老人家提了出来,李恪对此也是饶有兴趣。
于是乎,李恪看着柳妙清道:“妙清,走!”
“咱们一起去看看,这个被青州百姓视若神明的蜀王李恪到底是个什么模样。”
柳妙清听到李恪的话,不禁用手捏了李恪一把。
狠狠地剐了李恪一眼,仿佛是用眼神亲昵地在说:“呸!不正经。”
但是,玩笑归玩笑。
柳妙清仍然是紧紧跟随在李恪的身后,
随着一起去看一看这所谓的蜀王生祠到底是个什么模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