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机小李点点头,随即也是面露不解道,“张市长最近不让我给他开车,也不知道是不是对我不满意。”
“估计是张市长不太方便吧。”欧阳志远微微一怔,若无其事地笑了笑。
“有道理,我感觉张市长最近的状态好像不太好,不知道是不是发生了什么事。”小李点点头道。
“那行,我先走了。”欧阳志远愣了一下,没有接话,给小李递了一支烟,驱车离开。
回单位路上,欧阳志远不禁在想,看来看出张市长状态不好的不止自己和乔良,连张市长的司机也看出来,不知道张市长最近的状态是因工作而起还是家庭而起?
欧阳志远不得而知,也不清楚杨书记是否看出了这一点。
这时,杨昌坤正在办公室里和前来汇报工作的吴勇热情交流,请杨昌坤给自己的对照检查材料把把关,提意见。
“吴勇同志,咱们常委班子开民主生活会,每个人身上都有这样或者那样的缺点或者不足,自己哪方面还做的不够好,还有哪些问题,自己最清楚,别人指出来的不一定正确。”杨昌坤简单看了一遍吴勇的对照检查材料,并没有直接提出修改意见,但言外之意告诉吴勇,他的这份对照检查材料中的问题查摆和剖析还不够深刻。
吴勇会意地点点头,“杨书记您说得对,下去我一定好好查摆自己的问题,剖析问题产生的根源,再好好完善一下对照检查材料。”
“杨书记,您这套书不错。”吴勇的目光落在了杨昌坤办公桌上的一套《资治通鉴上》。
杨昌坤笑了笑道,“我一直听说吴勇同志你对历史相当的有研究啊?应该和铁军同志多交流,铁军同志史学者出身,对历史的研究也是很深刻很透彻的。”
“杨书记过奖了,我对历史倒没怎么研究,但对收藏知道一点儿。”吴勇顺手拿起杨昌坤办公桌上那套书一边翻阅一边道,“您这套书是真版。”
杨昌坤微微一惊,“正本?这书还有假的吗?”
吴勇笑着解释道,“您这套是民国时期石鼓印社的线装本,一共只有100多套,价值不菲,很有收藏价值,市面上基本上已经看不到了。”
杨昌坤神色好奇,“是吗?这我还真不知道,要是这样,那我就受之有愧了,我得赶紧给人送回去,多谢吴勇同志你的提醒啊。”
吴勇微微好奇,“这是别人送杨书记您的?”
杨昌坤道,“是啊,那天我感叹,读书要读原典,任何白话解说都掺杂了后人对前人的曲解,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就送了这本书,我以为就一本书,就欣然笑纳,幸好送我这本书的是我的大学同学,还还得回去,真是,差一点,你看,犯错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