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上掉下来星星了。”
“唉,你看这孩子多可怜,打仗打的都疯癫了。”
“也许是饿的呢。孩子,来,我这里还有半块面包。”
话音未落,一枚炮弹精准的落在战壕里爆炸。随后更多的炮弹精准落在战壕周围,75mm炮,128mm炮,152mm炮,就连对空用的88mm炮也加入到了这次火力投射之中。
突如其来的火炮覆盖让休息中的红军士兵惊起并迅速做好了战斗准备,可他们神情紧张的盯着西边盯了几十分钟,却不见有任何一个德国人上来。
于是这次炮击被师长亚历山大上校定性为德军的误射和骚扰。一共有53名士兵阵亡,181名士兵受伤,另外还有一匹马被炸死了。
那么这次的炮击真的只是个偶然吗?
当然不是,因为不止是近卫第33步兵师的阵地被炮击,同时第62集团军和第64集团军在盾河环岛南北一共遭遇了六次炮击。
但凡红军各个部队之间的交流能够更加的频繁,更加的有效率,便有人能够分析出这个是德军新进攻战术。
特别是参加过上次大战的人,会对这个战术无比的熟悉。
8月21日,德军的坦克消失在了战场上,取而代之的是断断续续的炮击·。而且这炮击还不是那种大范围的火力覆盖,而是点对点的轰击。
在茫然之中,红军各处阵地被背着电台和电话的德军步兵小分队渗透,整个阵线千疮百孔。
这便是风暴突击战术,火炮在一点上密集轰炸,强行在阵地上打出一个缺口,之后再让步兵小分队渗透。
那么这个战术比单纯的坦克突击相比有什么优势呢?优势就是,步兵的渗透在通讯手段落后的红军这里几乎是悄无声息的发生的。当德军坦克出现在红军面前时,德军的步兵已经渗透到了第二甚至第三阵线。
时间来到了下午,德军的定点炮击停止了。
然后第62集团军和第64集团军的总司令崔可夫将军得到消息:第62集团军后路被截,德军出现在了盾河东岸。
几分钟后又有消息传来:第64集团军侧翼防线被突破,德军准备在盾河环岛渡河。
崔可夫将军半天没想明白德国人是怎么在光天化日之下就这样突破自己层层防线的,但现实可没给他时间思考,两个集团军二十几万人还在等着他的命令。
如今摆在崔可夫面前的选择有两个:第一,组织部队撤退,防止被德军包围;第二,继续投入部队,在盾河西岸坚守。
撤退能够保证部队存活下来,这样的话在之后的反攻中能投入的部队也会变多。负面影响的话,自然就是华西列夫斯基同志和斯大林同志都会不开心。
坚守能够保证崔可夫不被上级批评,但同时他的部队也将面临被包围的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