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沈华评价自己的歌曲能够成为一代经典,年年圣诞都能被人想起,即便这只是沈华的个人判断,乔治也选择相信沈华,感到非常的高兴。
不过得到了夸奖后,乔治依旧拉着沈华为《Last Christmas》尝试其他编曲方式。倒不是乔治对沈华的第一版编曲有什么不满,而是他希望能更多的从沈华这学习他的编曲手法。
八十年代的音乐与后世音乐最大的区别,便是因为科技进步而产生的差异。
现在的录音技术还多用模拟电路设备,各种效果器的种类和优化都不如后世。后世数字音频技术的发展,可以创造出很多模拟电路无法产生的效果,同时也促进了录音混音技术的发展,从而造成编曲、混音等方面的思路、手法所有不同。
从而让后世的音乐比起八十年代的音乐,听起来会让人感觉更加的丰富多变。
沈华虽然没有学习过后世的编曲手法,混音方式。但是经过长期音乐方面的学习,在掌握了八十年代音乐制作手法后,参照脑海中的成品,他也可以倒推出后世音乐制作上的大致思路。从而跟当下主流的音乐制作手法产生差别。
虽然沈华之前的专辑里并没有过多的展示他学自后世的音乐制作手法,但是乔治之前在品鉴沈华曲库的时候发现了那些音乐与当下流行音乐的不同之处。
那些歌曲即便因为技术原因,无法百分百的完美复制到这个时代,但沈华也依靠一些技巧,利用现有的设备制作了类似的效果。
乔治不确定沈华那些新潮前卫的歌曲能否在当下受到欢迎,但是他个人非常喜欢那些歌曲。所以他一直极力邀请沈华来帮他制作专辑,想从沈华这学到点新东西。
于是,在乔治的请求下,沈华也只好将另外一些版本的《Last Christmas》制作出来,让其大开眼界。
……
一起合作之后,乔治自然而然的问起了自己送给沈华的那首歌曲,询问沈华打算什么时候发行。
这个时候,沈华送给乔治的那首歌,乔治已经用掉了,并经过一段时间的宣传成功成为了冠军单曲。所以沈华也就没什么好顾虑的了,表示已经开始着手《Careless Whisper》的编曲了。
而乔治作为歌曲创作者自然表示要见识一下,沈华如何为《Careless Whisper》编曲。盛情难却的情况下,沈华也只好邀请乔治一起参与到歌曲的制作中。
于是,两人约好时间,在epic唱片公司的录音室碰头时,里面还坐着一个手持萨克斯的乐手。
歌曲里的其他配乐沈华都能自己搞定,但是萨克斯这玩意他没学过。在国内的时候没那个条件,来米国后没那个机会和时间。
所以他只能通过epic唱片公司的人邀请一位萨克斯乐手来帮忙,而且跟沈华对接的人还表示这位乐手是最顶尖的萨克斯乐手。
在互相自我介绍,认识一番后,沈华便让乐手先尝试演奏一下他想要的前奏,乐谱沈华已经提前给过对方了。
于是,经过一番吹奏后,乔治也是眼前一亮,称赞沈华的想法。为歌曲添加萨克斯的前奏简直就是画龙点睛的一笔。
然而沈华却是皱着眉头摇了摇头,这位乐手吹出来的萨克斯,虽然不错,但是离沈华想要的小果差得有点大。classic了一点,爵士了一点,听着像是西餐厅里演奏得让人想回家的感觉。听起来过于优雅,过于抒情和柔和,冲击力不够,没有那种具有呼吸感,流动感的感觉。
换成人话就是听起来不够浪。
在听过沈华的想法后,乔治虽然无法在脑海中形成相应的感觉,但也有些期待沈华想要的那种浪的感觉。
但是感觉这种东西,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即便沈华尽可能的去描述自己想要的那种音乐效果,乐手也试着理解沈华的描述,并对吹奏方式进行调整。可磨蹭了几个小时后,沈华依旧是对着那个萨克斯乐手摇摇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