抵达京城后,导演黄一河立马就亲自跑到机场来接人了。沈华也是挺感谢对方的,因为自己在京城确实没什么落脚,接下来还得多麻烦黄一河了。
不过沈华也顺势问起了京城买房的事情,之前他离开的时候便委托对方替自己打听这方面的消息。
经过一段时间后,虽然黄一河忙着搞春晚,没有亲自去帮沈华打听,但也从别人那了解到了大致情况,跟沈华一说后,发现买房的事情还挺麻烦的。
首先这个时候,京城这是没有商品房的。更准确的来说,之前有过,现在没了。
1980年的时候,京城曾经做过一次商品房试点,拿出团结湖南一条的两栋小楼公开发售,不管是谁,只要有钱就能买。这两栋小楼就是一号楼和二号楼,当时不分楼层和户型,一律400块钱一平米。
两栋楼一共161套房,1.2万平米,也就是平均每套房74平米,3万块钱整一套。
这年头普通家庭一年能攒100块钱就算很牛的了。万元户都是得戴大红花的,3万块,是普通家庭想都不敢想的数字。所以卖了整整半年才卖掉。
但在这次之后,商品房形式在京城给叫停了,所以沈华想买商品房的话,现在是没地方买了。
现在京城已经改为了公房销售为主的模式。也就是让公房的居住者把房子买下来,工龄房龄什么都可以折算,一套房万把块钱吧。然后拿着这笔回笼的钱再去盖房,分给各单位员工。
但沈华没有京城的户口,又没京城的单位关系,所以这些公房和单位自建的房子也跟沈华没关系。
而且自己单位职工还安排不过来呢,哪儿有富余的房子卖给外人啊。人都不够住,竟然卖给一年都住不上几回的人空置在那。如果这事儿让员工知道了,领导非得给骂死不可。
就算沈华不差钱,可以多出几倍的价钱买。但敢把房子卖给沈华的估计也没几个。
所以黄一河托人替沈华问了一圈,发现就沈华这情况那些公开对外销售的房子,沈华基本不用考虑了,只能去考虑那些存量稀少,条件简陋,还都是平房的私房了。
黄一河倒是带着沈华去看了几套愿意出售的私房,但是一看那地理位置,以及住宿条件,沈华一点买下来的打算都没有。
他在米国都住大别墅了,能看得上那种小破屋?
当然买下来当投资也不是不行。只是沈华手里的钱大部分都是美元外汇,现在这个时间点换成人民币买房子,投资回报率太低了。
至少在90年代房地产市场发展起来之前,京城的房价变化不会太大。反倒是国家为了适应国际贸易调整汇率,加上国内物价上涨等各方面的因素,这两年人民币一直在贬值,对美元的汇率从80年的1比1.5贬到现在快要1比3。
所以与其现在投资京城的房子,还不如把美元换成日元,去投资霓虹的房子。沈华现在想要的只是一个能在京城落脚,过得舒服一点的房子而已,没必要一下子囤那么多房子在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