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美元的售价中,只能拿不到三分之一的收入也是无奈之举。谁让梦工厂刚成立,即便电影票房不错,但是毕竟没有相应的发行渠道,想要自己制作发行录像带,总得知道在哪里制作,卖给谁。
两眼一抹黑,一时半会又招聘不到有录像带发行经验的员工,那也只能先跟别人合作,在合作过程中了解熟悉录像带的制作发行工作。
虽然公司可以凭借对电影的看好,而推迟录像带的发行,等到找到合适的人手,或者摸索一段时间后再自己发行。
但是这过程也是相当麻烦的过程,其中付出的时间、人员成本,以及资金的回笼速度都对公司的发展有不小的影响。
公司里的资金全都是将版权抵押,从银行借来钱还是风险太高了。虽然这是业界常用的做法,但这并不代表这种做法就健康。
所以《终结者》的录像带也就没有拖着,而是直接跟人合作来进行录像带的制作发行,尽早回笼资金,让公司有一定的现金流来应付还利息、发工资等资金交易节点。
并且公司有了收入后,不管这收入是多是少,跟现金流完全靠银行贷款度日还是不一样的。至少银行在评估的时候,公司有了收入,贷款也能贷更多的钱。
而有了《终结者》的经验,梦工厂也对录像带的制作发行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至少知道了制作和销售该跟哪些公司、哪些人对接了。
因此《生化危机》的录像带制作和发行,梦工厂便开始尝试由自己来搞定了,为此梦工厂也招聘了不少新员工来负责这方面的工作。
有一说一,只有《终结者》一部电影的经验,梦工厂想直接掌握录像带制作和发行的能力也不现实,但至少有了方向后可以慢慢摸索。
这个摸索的过程少不了有很多麻烦,需要投入额外的人力等成本,可能最后的收益未必会比委托其他公司来要多,但是想要建立自己的发行渠道,都是这么一步步走过来的,在刚开始的时候,这些额外支出都是可以接受的。
于是,在经历了几个月的时间,付出了几百万美元的成本后,梦工厂也初步打通了米国的录像带发行渠道,可以由自己掌控录像带的销售工作。
在与之前《生化危机》的各大赞助商经过一番沟通后,原价五十五美元的录像带,经过补贴,在面向消费者的时候只用三十五美元。
在参考《终结者》销量的情况下,考虑到《生化危机》售价比《终结者》足足低了一半多,梦工厂的录像带发行部门初步预计,《生化危机》的录像带销量应该能有二十万左右。
沈华觉得这个估计有些保守了,但是毕竟之前没人干过将电影录像带卖这么低的事情,所以沈华也不敢说销量一定超过二十万。
所以最后第一批《生化危机》的录像制作了十万份,后续的制作,将会根据录像带上架后的实际销量进行调整。
而十万份的制作量也是比较大的规模了,所以录像带的制作成本被压到了每份不到十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