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开始的时候是德国人掌握战场主动权,他们一直在进攻,所以防守方是法军和英军,法军最先开始挖掘战壕进行防守,紧接着英国人就学会了,不学会不行,德军太凶猛了,如果没有战壕的掩护,他们很难抵挡德军的进攻。
但德军的进攻也有疲软的时候,在其中一次德军进攻被打退之后,一个法国军官脑子一热下令部队进行反扑,哪知道这一次反扑竟然把德军打得溃败十多里,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因为法军反扑的时候,德军没有任何可以利用的掩体进行阻击。
在这次之后,德军就学聪明了,他们在英法阵地前方也挖掘战壕,构筑进攻阵地,并且以军令条例的方式下达给各部队,让所有德军都要记得在进攻之前要构筑阵地,为可能进攻不利时可以退回去防止反扑做准备。
最初的战壕阵地都非常简陋,战壕都挖成一条直线,深度也只有齐腰深,各条战壕进行连接时角度也太大,双方在两年多的时间里慢慢发现这种简陋的战壕弊端很大,作用也有限,如果挖成一条直线的战壕,敌军的所有火炮只要调试成一样的诸元就可以让大部分炮弹都落在战壕内,特别是在迫击炮大规模运用之后。
还有在飞机的攻击和飞行性能越来越强并且可以对阵地进行攻击之后,战机压低高度,一梭子子弹可以把整条直线战壕内扫一遍,很少有人可以活下来。
吃了很多亏,死了很多人,付出了惨痛的代价之后,参战双方终于发现战壕不能修成一条直线了,于是他们就开始把战壕挖得弯弯曲曲的。
弯弯曲曲的战壕的确能够让士兵们减少伤亡,但是人们又发现以往的战壕挖得都太浅了,随着战场上使用的火炮口径越来越大,火炮的数量越来越多,爆炸越来越猛,越来越剧烈,齐腰深的战壕根本不顶用,只要两三轮炮击下来,废了老大劲挖出的战壕就会被炸平,很多人活活被埋在下面再也没有爬出来。
于是人们开始把战壕挖深,挖得深度比超过一个人的高度,最深可以挖到2米左右,宽度再80到120公分,士兵们可以在其中即使扛着弹药箱也可以轻松通过,且不会被敌军射出的子弹爆头。
挖出来的土可以堆到战壕边上形成一道防护墙,防护墙是两边高中间低,因为中间是射击位,射击位下方要有站立位,可以让士兵站在站立位上射击。
为了更好的防御,士兵们通常把三五个人一个作战单位,把自己所在的位置挖成三人位的W型战壕和其他形状,主打一个视野开阔,便于防御。
后来又出现了散兵壕,单人或双人的都有,这也是为了更好的防御敌军的进攻。
随着战事进行得越来越久,也越来越激烈,对阵地的反对争夺,让交战双方都发现两条战壕的连接也非常重要,防守一方总结经验把两条战壕连接时的拐角处挖成直角,且狭窄,这样一来也便于防守,在争夺阵地战壕时,敌军想要穿插通过直角的狭窄拐角就很不容易,一旦拐角另外一边不远处有人防守,只要一杆枪就可以把这个拐角堵死。
而且直角的拐角处还能防手榴弹和手雷爆炸,让爆炸产生的威力变小,躲在拐角另一边的守军士兵不容易被炸死炸伤。
有人可能会说我可以在拐角处开火吸引另一边守军的注意力,然后派人爬出战壕从地面冲过去,但你派去的人很可能被第二道防线上的守军开枪打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