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所问的问题,的确是如今齐国需要考虑的重点。
齐楚两国之间多有矛盾,一旦楚国做大,势必伐齐。
这几乎是无可避免的事情,光靠一封国书,很难抵消两国间的仇恨。
缓了片刻,姜子牙应声道:“我齐国大可以趁你们秦国即将被灭之时出军伐楚。”
届时,楚国的精锐之师,全都在秦国腹地,短时间内难以回援楚国边境。
如此一来,齐国便可趁机扩大战果。
即使秦国被楚国所灭,那么到时楚国也会失去大量土地。
无论怎么看,齐国似乎都是稳赚不赔的一方。
诸葛亮笑着开口道:“太师所言不错,可秦国若是被灭,晋楚两国之间的联盟将无可撼动。
晋国为防止你们齐国势大,事后必然与楚国一道进攻齐国,你们又将如何自处?”
姬旦抚须道:“晋国内部矛盾重重,待将你秦国灭亡之后,必然苦于自省,又如何能联合楚国伐我大齐?”
诸葛亮正色道:“俗话说攘外必先安内,可俗话也说,外患不除,内忧不绝。
晋帝一旦打赢与我秦国一战,其威望在国内必然空前高涨,到了那时,对他来说,国内的那些问题,还能是问题吗?”
晏婴道:“贵使所言不差,只是对我齐国而言,出兵时机,远不止你们秦国被灭或是现在。
哪怕是到你们秦国还只剩下一口气的时候,我齐国出兵也是可以的。届时,晋国必为灭你大秦而无暇他顾。
我齐军主力则可趁虚直入楚国腹地,甚至一举攻到楚国太安城,也是可行的。”
说一千道一万,他们就是不满秦国方面太吝啬。
虽然我们齐国出兵,几乎已经成了必然之事,可你们秦国,也不能什么都不给吧?
诸葛亮缓缓开口道:“唇亡齿寒的道理,我想陛下以及诸位大臣都是懂得的。
若最终的结果,依旧是我大秦灭亡或是只能勉强维持国家不至于走向灭亡,那么,你们齐国,就少了一个得力帮手。
对于晋楚两国而言,肯定不会将我秦国放在眼中。
尤其是晋国,待你们拿下楚国大片疆域之时,晋国必不惜一切代价与你们齐国一战。
因为你们齐国担心楚灭秦而做大,晋国也必然会忧虑齐灭楚而势大。”
管仲直言道:“以我齐国实力,即使晋楚联军,也是浑然无惧。
若你们秦国毫无诚意,那么我们齐国,倒是也不介意,这天下从此就少了一个国家。”
诸葛亮道:“齐国自然是无惧晋楚联军,可若晋楚伐齐,你们齐国,又能如何保证,大奉与大燕不会横插一脚?
毕竟,这些年来,你们齐国的国力增长,对列国来说,都是一件有目共睹之事。这难道不是对列国的一种威胁?”
齐国大将军孙武沉声道:“虽然会有这个可能,但是实际来说,你此行的目的,还是想救秦国。
既然想要救自己的国家,不付出一些利益,只怕是很难说动我们齐国于此时出兵。”
诸葛亮道:“虽然我们秦国不会给贵国什么利益,但是,这份利益,贵国大可以从楚国中获得。
秦国所能保证的,就是不惜一切代价,将晋楚两国联军牵制,使他们短时间内,不会威胁到你们齐国。
至于这段时间,你们齐国究竟能攻下楚国多少土地,就要看你们齐国的能力了。”
此话一出,齐国文武百官,全部沉默起来。
这一刻,没有人再敢小觑这位年纪轻轻的秦使。
他们能感觉到诸葛亮的睿智。
要不然,他也不可能仅仅凭借自己一人,就让齐国群臣看到了一个可以出兵的理由。
诸葛亮离开大殿后,姬发召集群臣商议,最终决定。
挥兵八十万,由孙武担任主帅,武庚担任副帅,黄飞虎为先锋,冉闵为随军大将。
当齐国做出决定的当日,诸葛亮便向姬发告辞。
临行前,姬发在宫中请他享用午膳。
用膳期间,他对诸葛亮笑道:“你那日在这宫殿中舌战群臣,已经成为一段佳话。事后朕问过太师,你猜太师是怎么评价你的?”
后者作揖道:“外臣洗耳恭听。”
姬发点了点头,道:“说你是密如神鬼,疾如风雷,当为一代良臣。其实朕说这么多,只是想给你另外一个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