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伯循和其他人也都离开了,屋子里只剩下白赵氏和白嘉轩这对姐妹,鹿三知道她们要说话,便退到一边去了。
“嘉轩,你下一步有什么打算?”没有外人的时候,白赵氏问。
“我说话算话,我现在就去村里守孝,等三年孝完了,我就娶媳妇!”李明浩说道,他已经拿到了举人的名头,再呆在关中书院,也没有任何意义。
“三年,会不会太久了一点?你父亲这是要让你尽快嫁人啊!”白赵氏犹豫了一下。
“母亲,嘉轩好歹也是个秀才,若是未出孝期就嫁人,官府一定会怪罪于他,甚至有可能废了他的功名!这件事可不能马虎!”朱先生连忙说道。
“你放心,嘉轩的身体一天比一天好,就算是晚了两年,也不会影响你抱孙子的!”
所谓三年,实际上只有二十七个月,这一说法来自于《礼记》中的“三年丧,二十五个月尽”。
春秋、唐朝都有二十五个月,所谓三年,就是三年的意思,可是,如果碰到闰月,该如何处理呢?这就是二十六个月的时间。
古代人对时间的要求很高,所以为了防止时间的流逝,三年的时间被压缩到了二十七个月。
“那就更好了,我可以多费些心思,选个好的,免得操之过急,以后出了问题!”朱师傅也是深以为然,要不是出了这么一档子事儿,只怕白家大门都要被撞穿,其中又有几个是为了考个举人而来?这就很难说了。
白赵氏一听提亲的后遗症如此之大,便不再多言,在白嘉轩的妹妹的搀扶下,回到了自己的房间休息。
忙碌了几日,兄妹二人也到了回家的时候,李明浩让远在西安城的二姐夫,让他回关中书院一趟,将自己的行李带过来。
他对朱先生说道:“我想把村子里的祠堂重新装修一下,再建一所学校,让村子里的孩子们都能读会写。”
白鹿村一百多家,一般都是将孩子送到神禾村,离村子七八里远,等他们有了成就,才会被送到白鹿书院,毕竟村子里可没有什么好读书的。
如今自己要在村子里守三年孝,自然是要做些什么,而学校便是最佳的选择。
朱先生一听,居然躬身行礼,跪了下来,“小兄弟,求你收下我这一拜,这可是大功一件!”
对于他这样一个古板的学者而言,学校是他心中的头等大事,此刻听到李明浩要开学校,自然兴奋无比。
“有什么需要帮忙的,您说一声就是。”朱老板立刻答应下来。
李明浩连忙将他扶起,“等书院建成,我还想让老师帮我挂上一块招牌呢!”
朱师傅子摇了摇头,“如果是其他的,我可以接受,但是这个不行!”
“你写得比我还好啊!我可不想在这里丢人现眼!”朱先生摇了摇头,他虽然博览群书,但并不擅长书法,更擅长的是用小孩子的笔迹来书写,不适合在这样庄严肃穆的学校里。
李明浩可是从于伯循那里得到过大师级书法大师的称号,在书法上的成就,早就超过了朱老师,因此委婉的拒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