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记者这个行业来讲,新闻处就是他们的顶头上司。
有什么重大活动需要采访,必须征得新闻处的同意,特别是党和政府组织的一些重大新闻发布,如果不经新闻处同意,一般的记者连会场都进不去。
如果与新闻处搞好关系,说不定就能得到提问的机会。
有提问的机会,记者在本单位才有地位。
什么无冕之王,在他们面前啥也不是。
“冯处长好。”张思浔礼貌地打了个招呼。
“坐吧。”冯红旗没有起身,只是朝对面的沙发指了指。
张思浔坐下,冯红旗观察着她,张思浔很是别扭。
她的闺蜜告诉她,博客她能进去,但是已经发不了任何文章,好像是被锁定了什么权限。
此时,张思浔感到,这一定跟眼前的这个冯红旗有关。
“知道我们让你到这里来的原因吗?”冯红旗打破了沉默。
“不知道,还请冯处长解惑。”张思浔已经做好了离川的准备,她对于冯红旗这样官架子十足的人本来就有些反感,此时更是不屑。
“你的博客暂时关闭,不能更新动态。今天就是给你说一声。”冯红旗道。
“为什么?你这是限制新闻自由。我有新闻出版总署核发的记者证。”张思浔冷笑一声。
冯红旗没料到张思浔竟然是这个态度,正想发火呢,但看张思浔还很有气质,还不怕自己,也许她有一定的背景,于是又把火压下来了。
“新闻自由?自由要服从大局、服务全局,不能想报道什么就报道什么。新闻媒体是党的喉舌,这一点要牢牢记住,不能有丝毫偏离。”
“冯处长这么说,我在博客上发表的消息是偏离了?”
“倒不能这么讲。你宣传的内容在当前已经不太合适了。现在投入到抗震救灾的人数超过10万,你为什么不把镜头对准其他人呢,为什么不写一写普通战士、普通群众不怕死、不怕累、全力投入救援的伟大精神?”
“我的镜头是有限的,我的文字也是有限的。从某个人出发,从一个人的视角来切入,以小见大,以微知着,这是新闻报道最常用的手法。这就叫做聚焦。只有做到了聚焦,新闻才更有力量。我没有采访更多的人,并没有否认他们的精神,也不可能掩盖他们的功绩,这个并不矛盾。”
“张思浔,你的业务还需要强化,你的站位还需要提高!搞新闻,必须要跳出新闻搞新闻、放眼大局搞新闻。你把江寒当成了你报道的重点,这会让外界误认为他就是抗震救灾的最大功臣,这不妥啊。”
“冯处长,难道说江寒书记不是这次抗震救灾的最大功臣吗?他在文川县搞防震演练的时候,领导们在干什么,其他人在想什么?江寒书记在救文川老百姓的命,然而他的职务却被暂停了!文川到现在无一伤亡,难道不是江寒书记的功劳?”
“江寒创造了一个奇迹,全县无人因地震而死亡。这是一个伟大的奇迹,这就是完美!但是,江寒书记差一点就自己打破了这个完美。江寒书记一旦牺牲,历史将怎么写?文川大地震,文川仅伤亡一人:被暂停职务的江寒!”
“从我个人来讲,江寒书记值得佩服,他所做所为堪称完美!但是,正因为如此,你包括其他媒体,都不能再提起江寒。”
“为什么?”张思浔站起身来激动地问道。
冯红旗缓缓说道:“抗震救灾是一场战斗,我们需要的是胜利,而不是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