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的作用很复杂,绝不只是一道矮墙那么简单!而且,长城的防御作用也不是一般人以为的“不被攻陷”。
长城是一道气候和文明的分界线,这条分界线隔开了两种不同的气候,隔开了农耕和游牧两种完全不同的文明体系。在两千多年前,汉文帝就对匈奴单于说,两国以长城作为国家的分界线:“长城以北,引弓之国,受令单于。长城以内,冠带之室,朕亦制之。”
打开中国地形图,就会发现许多段长城都恰好处在400毫米等降水量线上。
当然也有一部分长城不在这条等降水量线上,那是因为千百年来气候变化的原因,曾经那些长城也是与当时的400毫米等降水量线高度重合。
只不过两千多年来,气候出现了改变,比如受小冰河气候的影响,明代时期中国北方的气候就要比战国时代更加寒冷和干燥,400毫米等降水量线也向南移动了一些,所以这也就致使明长城的位置要比秦长城更偏南。
降水量的多少是决定农业产量的关键,在长城以北的土地上,其年降水量大多无法达到400毫米,这使得可以耕种小麦等农作物的土地稀少,耕作季节也短,在土豆、红薯等作物传播至中国之前,蒙古高原上的游牧民族虽然也耕种粮食,但产量和规模都不高,并且开拓出农田种植粮食后,贫瘠的草原也容易快速耗尽土地养分,变成生存条件更为恶劣的荒漠。
因而,住在长城以北土地上的人类只能发展游牧经济,靠蓄养牲畜生活,其土地所能承受的人口数量很少,生活也较为艰辛。
而长城以南的土地每年却能得到丰沛的降水,再加上土壤、日照等有利因素的促进,足够让农作物茁壮成长,所以同样一块大小相同的土地,在长城以南就能供养出比蒙古高原高几倍的人口,并让更多人脱离农业生产,从事其他职业和发展科技,创造出更复杂和更先进的文明形式。
与长城以内的气候相比,长城以北地区的气候较为恶劣,经常发生灾害,冻死、饿死大量游牧民族赖以为生的牲畜,让游牧部落居民的生活破产。每当到这个时候,游牧民族就会想办法从温暖的“南方”获得粮食和自己无法制作的物品,而其获得物资的常用办法除了用牲畜与商人交易外,就是发动侵略战争,劫掠温暖而湿润的“南方”。
此时,长城作用就凸显出来了,它能挡住大部分游牧民族南下的脚步!
作为中原王朝防卫北方敌对势力的第一道防线,许多段长城都顺应地势修建在山脊线上,其外侧有着崎岖的山路和壕沟,敌军进攻时还必须从山坡下接近,这很不利于大规模军队的展开,并且长城上包含着许多防御工事,对那些科技落后还处于部落制度下的各民族来说,这无异于是道难题,他们要想攻克严密防守的长城需要付出许多努力和代价才行,常常要死掉很多人后才能突破。
长城还是一个边界道路系统、物资储备中心和浩大的运输网络,若是没有长城,守卫部队很难在悬崖峭壁和崎岖的山脊上迅速调动士兵,而有了长城和与之相连的道路,中原王朝的军队只需要沿着官道(道路)前往长城,然后再登上平坦的长城步道,就能快速调动士兵赶往遇袭地点,不需要再小心翼翼地走崎岖的山路了。
长城的步道足够平坦、宽阔,有时甚至还能让运输物资的辎重马车两两并排在步道上随军前进,而长城上的各个要塞中也储存有大量军事物资,这对物产不丰、补给不便的边疆地区来讲很重要,能极大减轻军队的给养负担,加快行军速度。
事实上,拥有如此之多军事作用的长城不仅仅是一道防御设施,当中原王朝国力虚弱之时,中原王朝的军队当然只能依托长城上的军堡、关城等防御措施苦苦防守,但一旦国力强盛,那么长城就是中原王朝向草原扩张的进攻支点!
长城是源源不断的向北伐草原的军队提供兵员、给养和安全的据点!这也是为什么中原王朝总是会在国朝初开,对敌人还拥有较强军事优势时就主动修建长城的重要原因之一。
即使是在中原王朝国力不足以击败游牧民族时,长城也能发挥多重封锁线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