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3月19日,主力资金分化明显,如何看待下周行情?
阅读蕴藏着无尽可能,有益于明理、增信、崇德、力行,让今人生绽放光彩。
本周沪深两市股指在海外市场影响下高位宽幅震荡,主力资金分化明显,中字头持续火爆,如何看待下周行情?央行突发性降准对于市场会产生哪些影响?对下周美联储议息会议有怎样的预判?半导体产业新一轮布局机会是否来临?
前段时间讲板块比较多,今天讲讲大盘。先讲讲春节后大盘为什么进入调整阶段。首先,之前大盘的反弹主要动力来自内部因素也就是对经济复苏的预期,特别是疫情管控放开后这种预期更为强烈。经过一轮上涨后,大盘来到前期压力位附近,指数如果要继续上涨就需要经济数据来不断验证之前的复苏预期。1、2月份经济数据验证了经济复苏,但从数据上看这种复苏力度还比较弱,属于弱复苏,因此市场资金就存在较大分歧,这也是为什么增量资金迟迟不肯下场成交量低迷和指数踌躇不前的内在原因。其次就是外部因素。海外银行倒闭带来的风险扩散担忧。短期看相关风险仍在发酵中,预计在美债收益率被彻底压低前,相关风险仍将持续,外部环境对A股的整体作用也将更偏抑制。好在救市行动已经开展,外资大幅净流入使得市场信心开始得到恢复,综合内外因素,A股还未走出调整,但向下空间有限,大盘企稳预计需要一根放量大阳线来发出明确信号,而不是今天这种冲高回落的长上影线K线。
近期,中字头概念股频受资金青睐,其中,融资余额近日再度重点布局相关龙头股。截至3月16日数据,以近5日数据统计,净买入额前五的个股分别为中国移动、中芯国际、中国建筑、中油资本、中国平安,其基本均为中字头股。同时,北向资金近5日也对中国太保、中远海控、中天科技、中控技术、中国长城、中国铁建、中国电建、中国中车八股增持超亿元以上。除中字头股票概念外,半导体、软件、医疗服务、光学光电子等多个板块也成为其两大资金近期共同的加仓偏好所在。
接下来市场进入业绩公布密集期,4月份即将迎来业绩的验证过程,基本面的复苏将为市场提供重要支撑,因而行情的中期机会依然存在。除了我们近期一直强调的主线数字经济和“中特估”以外,
技术上看,上交易日大盘呈现放量冲高回落走势,反映出当前盘面分歧依旧较大。沪指午后震荡一段时间后快速回落好在尾盘有所回暖最终收红。分时上看这波跳水有成交量释放,说明资金情绪还是有所不稳定。日线级别上,指数收于5日线上方,但长上影也反映多空争夺中空头占优,短期看上方均线密集区压力还是比较大的。周线级别上好现象是并未形成连阴格局,但反攻的力度也并不强烈,依旧运行在上一周大阴线的半分位下,所以上有压力下有支撑下预计还有震荡的预期。创业板指继续低迷,而且日线也有成交量放出,空头趋势下还是建议要有所远离,等待止跌企稳信号发出后再进行关注与定夺。
点评:市场短期效应将会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持续发酵,普涨过程中需调仓换股。恐慌时不敢抄底,那么反弹时就只能观望。事实反复印证了我们的专业判断。不过需要注意的是短线压力区3270一线,若能够将其有效站上,那么中期仍以箱型整理结构看待即可。相反一旦再度遇压回落,在创业板仍不断向下探底的背景下,不排除主板补跌的风险。大盘处在一个中继区间,支撑位相对清晰。当市场恐慌时,资金多数情况下会悄悄埋伏后期主线品种,资金侦察过程中,体量不会太大,但细心观察不难发现资金运作轨迹。因此,近期需明确主力方向,找出后期示范性品种即可。
今年A股市场的春季行情多少显得有点冷清。尽管在1月份的表现还算不错,特别是1月底的时候沪指还上试了3300点,但随后就陷入了较长时间的拉锯。好不容易在3月初股指又重返3300点,最高还上行到了3342点,但行情又再度掉头向下,到3月中旬的时候,一度退守到了3250点下方。此时,短期均线已成空头排列,即便难说今年的春季行情已然彻底结束,但其一波三折的特点则十分鲜明地显现了出来。
就三月上旬股市突然由涨转跌的表现来看,外围市场的影响还是不小的。近段时间来,先是美国国内对于加大升息力度以遏制通胀的声音比较强烈,美联储官员也多次发表了偏鹰派立场的讲话,引发美元指数上涨,短端利率与长端利率的差距拉大,股市则明显承压。后是由于激进加息引发银行风险加大,出现银行挤兑与破产事件。这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加息压力,但恶化了融资环境,使得市场风险偏好进一步提升。而这些风险效应外溢的结果,在中国就是人民币汇率波动加大,北向资金的流向发生改变,而股市也因为受到外部市场下跌的拖累,而脱离了原来的整理区间,出现了一定幅度的下跌。不过,相比海外市场的走势,今年以来国内A股市场的表现还算不错,近期的调整中反复比较多,且回落的幅度也不算很大。
但是,换个角度来说,与年初时大家对春季行情的预期相比,这段时间股市的表现是不尽人意的。历史上,春季出现10%以上上涨行情是大概率现象,而且行情往往能够延续到3月底。但今年不但涨幅不够大,而且刚到3月中旬就出现了明显的下跌。这就需要人们从多方面来寻找原因。就宏观层面来说,年初以来实体经济尽管在逐步恢复,但力度不能说非常大。春节过后,消费市场表现较弱,而复工节奏也比以往偏慢。2月下旬以来虽然情况有所好转,部分先行指标也提示出经济有加快转暖的迹象,但同时市场上也出现了一些偏冷的信号,如汽车消费走弱,不少汽车品牌大幅降价以去库存等。这就导致了投资者在这个位置对后市普遍持谨慎心理,积极操作的意愿不强。
值得关注的是,在今年的春季行情中,一直没有出现系统性的上涨行情,各板块轮动很快,一方面市场上出现了很多题材,但另一方面这些题材又大都昙花一现,即便有的“故事”讲得还可以,但距离在现实中的应用还有很大距离。大盘蓝筹股虽然也有所动作,可受制于成交量的不足,难以深入展开行情。三大电信运营商是今年春季行情的明星,只是其影响力并不大。两个多月下来,虽然市场也有过各种各样的操作机会,但不可否认的是,操作难度比较大,因此真正能够在春季行情中赚钱的投资者并不多。市场缺乏财富效应的结果,就是没有相应的增量资金入市。以往在每年的春季,基金销售十分火热,各路资金会借助这个渠道源源不断地进入股市,但今年这种状况基本没有发生。换言之,今年的春季行情由于多重因素的制约,走得不够理想。一波三折地运行到现在,后市恐怕也难有多大的机会,毕竟随着上市公司2022年年报的披露,一些绩差股的爆雷会对股市运行产生不利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