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月后,金志维再次从京城来到飞鹰堡,带来了高迎祥的消息。崇祯皇帝已经降旨五日后,在菜市口凌迟处死。王正阳听后,默默无语,吩咐金志维将这消息告诉辛老前辈,并好好安慰,咱们明日就立刻启程前去京城鹰爪门。
据说高迎祥被俘之后,押解京城,崇祯皇帝简直不敢相信,为祸多年的闯王高迎祥会被擒获,众官员为了讨好皇上,还专门择期举办了个献俘盛典。崇祯皇帝则是沐浴更衣,驾临宗庙,对列祖列宗拜祭了一番,才来到盛典现场。
只见崇祯皇帝端坐在龙椅上,六部九卿文武大臣毕恭毕敬,叩拜之后,文东武西,分列两厢。兵科给事中常自裕出班,恭诵献俘文,其中有云:“贼魁90人,闯王高迎祥为最强。其下多番汉降丁,将卒亡命,器甲精整,部伍严明,非他鼠窃可比。今赖皇上威福,擒献阙下则其余逆贼,不足平矣。”
崇祯皇帝听后,十分高兴,来了兴致,很想看一下这个让他头疼了七年的贼首,是何许人也。于是在两名武士的监押之下,高迎祥迈步走上大殿,脚上的铁链在静悄悄的殿上,显得格外地响。他来到大殿之上,立而不跪,看着高高在上的那个苍白清瘦的年轻人,崇祯皇帝。
两名锦衣卫在他的两腿上踹了一脚,高迎祥站立不住,扑嗵跪倒在地。仰天大笑,声音在廊柱间久久不绝,在笑声中,高迎祥又缓缓地站了起来。满朝文武见这贼魁如此放肆,尽皆失色,相顾骇然。
崇祯见高迎祥豪放不羁,也不介意,缓缓问道,“高迎祥,你为何聚众谋反?做这大逆不道之事。”
高迎祥道:“你就是崇祯吧,你每天呆在皇宫里,锦衣玉食、三宫六院,你自然不知道老百姓为什么造反。我在榆林当过六年边兵,为你卖过命,六年来几乎一两饷银都没发过。当官的就知道敲骨吸髓,克扣粮饷,我们当兵的怎么活?我被逼当了响马,不过劫些域外游牧部落,原也碍不着你大明朝的事。可是陕北连年荒旱,饿死那么多百姓,老百姓不造反怎么活?你当然不会明白,老百姓但凡有一口饭吃,谁会冒着诛连九族的危险跟朝廷作对?”
崇祯大怒道:“朕不是派吴胜到陕北赈灾了吗,你们这些刁民,反反覆覆,天性难改,还来责怪朕不来管你们!”
高迎祥:“你说的倒轻巧,你赈济的那些银子,两三家人合不上一两,你以为你的那些地方官都是吃素的吗?他们层层扒皮,中饱私囊,哪一次赈济灾民,不肥一大帮赈济大员。老百姓是每顿都要吃饭,不是这一顿吃饱了就不用皇上你操心啦!”
崇祯一听更是恼怒,明明知道实际情况也确实如此,但是自己手大捂不过天来,这些更是自己头疼的地方,六部九卿,地方官吏,哪一个都让他这个做皇上的没法信任,他们都是当面一套背后一套,让他这当皇上的没有任何办法。
崇祯念由及此,不仅心中更加恼怒,无处发泄,将一腔怒火都发泄到了阶下囚高迎祥身上,他指着高迎祥的鼻子骂到,“这天下之大,一时安抚不及时,乃是常事,一不满足,就要造反,这么说来,你犯上叛乱,是应该的了?”
高迎祥毫无惧色,继续大声说道:“崇祯,就像你这样子治理天下,我敢打赌,你绝对活不过我这个年龄!”满朝文武见高迎祥如此强悍,揭露官场的短处,都面面相觑,半日无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