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是,我们国内的供应都不足,又如何能够有多余的东西拿出来摆放到这里呢。”肖志强感慨了一下,道:“我们找一找,找找看有没有五金机械类的商店,我们到那里看看我们的老本行。”
余庆安点了点头,带着肖志强离开了这家服装商店。
转过两家店铺,一家名为“国货公司”的商店出现在两人的眼前。
“国货公司,小余,这个国货的国货,是不是指我们内地?”肖志强问道:“香江现在是鹰国佬的,这个国货不会是指鹰国吧”。
“应该不会吧?”余庆安道:“要不我们进去看一看?”
“走,看一看。”肖志强当先带头,往那国货公司走去。
进了门,余庆安发现,这国货公司里的布置,和国内的供销社差不多,里面出售的产品,以粮食、山货、干货等土特产居多,还有一些小五金件。
看有人进来,店里的伙计操着粤语招呼着。
余庆安上前半步,问道:“会说北方话吗?”
那伙计立即用还点方言口音的普通话问道:“客人是北方来的吗?”
余庆安点点头,道:“我们刚从北方过来,看到这国货公司几个字,就进来看看,你们这国货,指的是北方吧。”
“对。”那伙计介绍道:“我们公司所有的商品,都是来自内地的,我也是来自内地,过来也没有几年。”
余庆安知道,这家公司,应该和接待自己考察团的那家红色公司一样,都是有内地的官方的背景,是用内地的商品,到香江这边来换取宝贵的外汇来的。
这里的商品,虽然是用香江币在结算,但是香江币却是和米刀直接挂钩的,在银行里可以直接兑换成米刀或者是鹰镑等国际通行货币。
那伙计可能很久没有和北方过来的人交流了,明知道余庆安两人只是进来看看,不会真的采购什么,还是很热情的和两人聊着天,为两人介绍着一些香江的情况。
肖志强重点了解了一下香江的风土人情,机械设备,五金日用品的情况,而余庆安则重点了解了一下,粮食山货等商品的价格和销售情况。
按那伙计的说法,香江近六百万人,每天的吃喝就是一项很大的生意。
那伙计给余庆安算了一笔账,按每人每天平均半斤大米来计算,可就是1500吨的生意,按每斤大米赚5分钱算,这也是15万香江币的生意。
“我们店里,一个月光是大米这一项,差不多就能够卖出去20多吨呢,客人是北方来的,喜欢吃面食,香江这面的人,更喜欢吃的是大米。
我们这个店的位置,不算是很好的,那有些位置好的店,一个月能卖出去上百吨的大米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