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一次春闱,每次有几十人晋身进士,今年少了些,但也有三十人之多。
这些人多数被安置到了地方上,包括那位四十多岁的江榜眼,也被安置在了家乡的郡县做县丞。
顾探花也好说,长孙清明觉得他身上那股子浩然正气挺避邪,写的文章也是关于治水的,便将封为司空副职,让原本的司空大人带着。
司空是正一品,司空副职虽然是临时加上职位,却也不容小觑了,暂定为从四品,由司空大人直接管理。
不少人都说这位探花郎仕途通坦,只有周疏宁知道,探花郎怕是要辛苦了。
大晏水利其实很差,非常差,要不年看闹水患,每次水患司空大人都被皇帝骂个狗血淋头。
所以入仕第一件事,司空大人就教小顾大人一个为官大道:“脸皮要厚。”
小顾大人满头黑线,深深为自己的为官之路捏了一把汗。
周疏宁和吴千云却很麻烦,他们是状元,不能比小顾探花的官职低,然而朝中一个萝卜一个坑,哪儿都不能再插根针进去了。
最后周疏宁出了个主意,不如就趁机开展官制改革,先增加一个翰林院,给官员们打个头阵。
长孙清明不解:“翰林院是怎样的官职?”
历史上翰林院是从唐朝开始存在的,主要职能是诰敕起草、史书纂修、经筵侍讲等等。
但凡与书籍相关的,全归翰林院管,最好的例子就是纪晓岚,他是清朝进士,被皇帝封为翰林庶吉士,奉皇帝之命修四库全书。
而且翰林院也是官场的实习场所,先从修书开始,干的好了就可以加官进爵,干不好了就实习一辈子。
周疏宁把翰林院的职能说给了长孙清明听,又总结了一句:“教育相关的事也可以交给翰林院,刚好咱们大晏还没有教育局,便趁机将教育事业规范起来吧!”
长孙清明觉得非常有道理,只是增设官制需要层层审批,哪怕长孙清明是太子,也要经过众臣的商议。
当然,在这种情况下,商议也只是走个过场。
于是第三天,周疏宁被封为翰林院大学士,吴千云则被封为掌院学士。
刚开始被封官,周疏宁着实忙碌了好几天,普天之下所有孤本书籍全都送往了翰林院。
周疏宁立刻又上书长孙清明,给他分派几名编修过来,剩下的几名没能安排的进士全都被周疏宁收入了囊中。
每天让他们对孤本书籍进行编撰和修缮,保证每个人才都能加以利用。
让长孙清明头疼了好几天的安置问题,很快便在周疏宁的主张下得到了解决。
只是周疏宁更忙了,白天要穿男装上朝,晚上要换回女装上床,如此这般,周疏宁每天都在为恢复男儿身这件事而后悔。
与此同时,南疆崇山峻岭,飞煞门地下总舵,赤煞萧赤练冷笑着看向青煞:“我说过很多次了,我不在的时候,任何人都不能动他,你们都聋了,还是拿我的话当耳旁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