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你为什么不试试呢?我觉得你一定会做得很好的。”何雨柱鼓励道,眼中满是期许,“想象一下,你的美食会有多少人喜欢!”
在何雨柱的激励下,赵爱民心中闪过一丝热情的火花,仿佛找到了生活的新方向。尽管他还是有些害羞,但那种羞涩却逐渐转化为一股温暖的动力。他想到如果真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小店,那将会是多么美好的事情。
“好吧,我会认真考虑这个想法的。”赵爱民坚定地点头,虽然心中仍旧有些忐忑,但他知道有朋友的支持,自己也许能够走出那一步。
他们在餐桌前享受着丰盛的晚餐,聊着各自的生活与梦想,笑声不断,仿佛那些琐碎的烦恼都被抛到了九霄云外。赵爱民的腼腆和害羞也在朋友的陪伴中慢慢消散,他感受到了一种久违的自在与快乐。
赵爱民不怎么爱读书,但为人耿直厚道,嘴巴甜,左邻右舍都愿意跟他打交道。四合院里,他的名字总能在茶余饭后被提起,不是因为他有多了不起,而是因为他的人缘好。他很懂人情世故,无论是东家长西家短,他都能插上几句,还不惹人烦。日子在这四合院里如同春风般吹拂而过,每个人都在这个封闭而又温暖的环境中寻找自己的位置。
赵爱民最拿手的不是木匠活,而是烧烤,特别是烤猪蹄。这手艺是他爷爷传下来的,听说是祖上传下来的秘方,外面的人想学,赵家也从不外传。这烤猪蹄,讲究的是火候和调料,火候不到,皮肉不脆,火候过了,肉质干柴。调料更是关键,秘制的酱料需要十几种香料,腌制时间也得掌握得恰到好处。赵爱民一到年节或者家里有喜事,总会拿出几只猪蹄来烤,一烤整个四合院就飘满了香气,闻着味儿的人没几个能忍住口水。
赵爱民平时除了打打零工,就是在院子里摆个小摊儿卖点烤猪蹄。他这烤猪蹄不单是味道好,更重要的是他烤的时候能说会道,总是把人逗得哈哈大笑。小摊前常常聚满了街坊邻居,有来买猪蹄的,有纯粹来听他侃大山的。赵爱民也不着急,烤着猪蹄还能跟大家聊几句,每个人都喜欢围着他转。
四合院里有个寡妇,姓王,叫王大姐,年纪比赵爱民大上十来岁,但保养得好,长得端庄秀丽,穿着也讲究。王大姐年轻时是个舞蹈演员,后来嫁给了一个商人,婚后几年丈夫病逝,留下她和一个女儿相依为命。王大姐为人豪爽,又有几分韵味,院子里的男人们总爱往她那边凑,可她从来不跟人多话,总是笑着点点头,不冷不热地应付过去。只有赵爱民,她倒是愿意多聊几句。每次赵爱民烤猪蹄,她总会来买几只,说是给女儿当夜宵。赵爱民也知道她女儿根本不吃这些油腻的东西,但每次还是多烤一只,非得送到她家去不可。
时间久了,院子里的人都开始打趣赵爱民,说他和王大姐有戏。赵爱民嘴上笑着打哈哈,心里却对王大姐有了几分惦记。他自己也说不清楚,是喜欢她的人,还是喜欢她那种不动声色的魅力。赵爱民心里清楚,王大姐跟自己不是一个世界的人,可他就是忍不住,觉得她有一种别人没有的味道。
有一天,赵爱民正在院子里忙活,王大姐突然过来说她家下水道堵了,问赵爱民能不能帮忙通一通。赵爱民二话不说,拿着工具就跟她进了屋。屋子不大,但收拾得干干净净,墙上挂着几幅她年轻时的舞蹈照,透着一种说不出的优雅。赵爱民心里砰砰直跳,手脚也有些发抖。他强压着心头的悸动,把下水道通了,站起来的时候正好看见王大姐站在一旁,目不转睛地看着他。两人对视了一会儿,王大姐突然笑了,说:“爱民,你真是个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