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子君等五名内阁参议退而求其次,希望张云川称王。
张云川还是颇为意动的。
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
自己当初上九峰山,拉队伍,无非是为了生存而已。
现如今自己已经不愁吃穿,纵使不称王称帝,同样享受荣华富贵。
可是全天下还有无数的百姓一如自己当初一样,受到了各方的压榨盘剥,受苦受难。
自己得站出来为他们发声,得站出来为他们主持公道。
可这总得有一个名义。
以前是打着大周朝廷天下讨逆兵马大元帅的旗号。
现如今大周朝廷在百姓的心目中,这形象一日不如一日。
自己倘若是继续举着大周天下讨逆大元帅的旗号,有些不妥。
特别是大周朝廷如今卖国求荣,这更是沦为千夫所指。
在这个时候。
自己当旗帜鲜明的站在大周朝廷的对立面,反对这种行为。
自己现在也有这个实力与大周朝廷切割了。
只是称王并不是自己一个人的事情。
这需要民意基础。
古往今来。
无数人贸然的登上高位,没有赢得各方的支持,草草收场,落得一个身败名裂的下场。
他虽然觉得自己称王,治下的六大总督府以及六大军团不会反对。
可他的心里还是有些发虚的。
这人和人的想法是不一样的。
特别是以前他们打着天下讨逆兵马大元帅的旗号,行诛奸逆,清君侧。
这总体而言,还是站在朝廷的阵营。
至少名义上是站在朝廷阵营的。
那些忠君爱国之人,也不会计较那么多,所以追随他,为他效力。
现在突然转换立场,很多人估计一时半会难以适应。
一旦内部的反对声音超过一半。
这反而是会加剧他们内部的撕裂。
特别是那些领兵的将领的态度是很重要的。
古往今来许多人为了进这一步,搞得身败名裂的不在少数。
现在仅仅内阁几名参议鼓动他称王,他心里还是没底的。
他需要进一步的了解各级官员、将领、士兵和百姓的态度。
“诸位的好意我的心领了。”
“只不过此事急不得。”
张云川面对众人的劝谏,他压了压手解释说:“这称王的事儿,成了那就皆大欢喜,这要是不成,一旦摔下来就是身败名裂,没有回头路可走。”
“我张云川想要称王,肯定要先问一问广大军民的意见。”
“他们如若觉得可行,那我张云川绝不推辞。”
“如若他们觉得我张云川不够资格,那我自然不能去违逆民意。”
众人一听,顿时明白了自家大帅的意思。
这古往今来,被推上皇位的人,还懂得三辞而就呢。
为何要三辞呢?
说到底还是一次又一次地试探各方的态度和意见。
同时表明自己不在乎这个位置。
在没有彻底摸清楚各方的态度前,贸然登位,只会让自己陷入被动。
反对的势力如果太强大,那一旦登上那个位子,很容易就会被赶下来。
“大帅说的在理。”
林贤当即明白了自己这位大哥的用意。
“我如今还兼着宣教司的差遣。”
林贤当即对张云川说道:“我回去后,立即着手去做此事。”
“我会将大帅是否称王之事抛出去,让军民讨论,看一看各方的态度和意见。”
“如若各方都支持和拥护大帅称王,那还请大帅届时一定要顺应民意,不可再推辞。”
“这个法子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