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东方小美女反手削球动作的一致性太强了。
有时看似很转,但是又不转,一发力拉就出界。
有时看上去不是很转但是又很转,一拉又下网。
我也打过别的长胶削球手,但是没有一个像她那么难打的。
时转,时不转,变化太多,实在是让人很恼火。”
德国女队的教练施捷苦笑道:
“生胶削球手啊,现役唯一活跃的运动员,你没打过,不适应那是很正常的事。
不过她的正手不是不削球吗?你多些攻击她的正手,再尝试切一下她的中路就好了。”
考夫曼不太有自信的喃喃道:
“说的轻巧,没有那么简单的。”
“不过正手不削球这是什么打法?其中有什么特别之处吗?为什么她不直接改成攻击手?”
德国女队的教练施捷也满脑子的疑惑。
当然,她没有选择说出来,以免乱了考夫曼的信心。
第二局开始,对削球不适应的考夫曼完全不打算攻陈文倩的反手了。
美女咱们来打正手对攻吧!
考夫曼直接在中近台与陈文倩打起了正手中远台的对攻。
按道理来说,相持对拉,中近台打上升期,比在中远台有优势。
但是8个球之后,考夫曼正手对拉还是频频落了下风,4:8落后。
考夫曼在中近台对抗中远台的对拉中,居然落了下风,这完全不合理!
德国女队的教练施捷很快就发现了,陈文倩正手不削球的秘密,或者说是好处。
陈文倩175cm的身高,在女队中算是身高臂长了。
护台面积大,力量也比较足,非常适合正手中远台的对拉。
然而这只是她获得优势的基础,还不是她领先的关键。
考夫曼为了不给陈文倩削球的机会,只能尽量选择攻击陈文倩的正手与中路。
然而陈文倩却可以攻击考夫曼的正手、反手、中路,来回对拉。
以全台对半台对拉,在线路上陈文倩就天然有了优势。
一来利于预判,二来无需左右大范围跑动,发力足,拉球更稳定。
如果正手的实力不比陈文倩高上一筹的话,还真的对拉不过陈文倩。
然而乒坛女队正手比陈文倩强上一点的有,强上一筹的可真的不多呐!
特别是当考夫曼选择偶尔偷袭一板反手时。
陈文倩反手侧身用力一个侧削,就是一道十分优美的C型弧线。
这个球一看弧线就非常的转,想要爆冲太难了。
考夫曼选择拉一板高吊,尽量的拔高起来,不然就会下网。
陈文倩加转削球一出,立刻就迎前一步。
果然考夫曼拉球质量不够高,虽然压她的中路。
她直接正手侧身爆冲反拉了一板,一拍得势,三板加力又拿下了一分。
这个反手侧身削球有几种旋转,看似动作一样。
但是可以很转,又有可能拉得不是太转。
如果这个球砍的很实,就是不太转的侧下旋球。
如果砍的很薄,就是很转的侧下旋球。
然后砍球的时候手腕手指瞬间加速削球,也可以很转,不做加速又不转。
从削球的动作中基本上是看不出来什么差别的。
只能从回球的C型弧线上判断出来,如果C型弧线明显就是很转。
弧线不明显就是不转,然而如果陈文倩加力削球了。
侧向切少一些,往中下部砍多一点,这个球依然很转,但是C型弧线又不太明显。
最要命的是陈文倩可以主动给削球加转,可以加的很转,又可以不太转。
这就是生胶削球的特点,可以自身加力,加旋转。
多出来的这一部分旋转,可以使削出来的球旋转变化更强。
不像长胶削球的旋转只能借转,不可以加旋转,变化幅度没有那么大。
到底是转还是不转,这就难让人十分恼火了。
陈文倩的这一手削球,不单单女队员,搞不清楚旋转,不好打。
男队员那边削球手更少,判断更加的吃力。
这才是李钦与陈文倩拿下混双金牌的基础盘。
面对这反手一削的转换之后,考夫曼的失误更多了。
正手对拉还能坚持多几拍,转反手死的更快!
11:5、11:7,大局3:0,陈文倩轻松战胜了德国队的考夫曼。
助中国女队小组出线,出线就是4强!
另一边李钦也以3:0横扫朴俊文,拿下了第二场一单对一单的比赛。
大局2:0领先韩国队,形势一片大好,然后就是三单对三单。
林思云对战金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