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明白孟海生此时提及建学校的计划,很可能与移动基站项目有关。
虽然上面有资金支持移动基站的建设,但并没有明确规定必须使用第四洲的产品。市里考虑到预算问题,有其他更经济的选择,他们也可会考虑其他公司。
此事里面弯弯绕绕非常多,但此刻听到孟海生要盖学校的决定,乔主任就要回去好好想一想,移动基站是不是要尽快落实好。
两人你来我往说了好一会儿话,表面上看似是闲聊,并没有谈任何工作上的事,实则都在试探对方的意图。
中午孟海生本想留乔主任等人吃午饭,但乔主任哪里吃得下。
孟海生修路,建学校,那都是上亿的项目,他要马上回市里跟市里领导开会商量一下。
众人寒暄几句,孟海生也没强留乔主任,很是高兴的把人送走。
与此同时,下山村里的人们也在议论纷纷。孟海生与市里的领导见面,成了村民热议的焦点。有个和孟广柱相熟的人,还特意来打听。
风传孟海生要为村里修路、建学校并投资一个亿时,所有村民都惊呆了。
要知道,这是1996年,尽管加上村民们从养兔和饲料厂带来的微薄收入,人均数字依然并不高。
对于他们,一两万块钱已经是难以想象的财富。而一个亿?简直是如同天文数字。
“广柱,你家海生开的养兔场和饲料厂,就这么赚钱,轻而易举能拿出一个亿?”一个大叔一脸不可置信的询问孟广柱。
“我家海生可不只是有养兔场和饲料厂,他出去那么多年,在外面也有好几个厂呢。”孟广柱得意地回应。
旁边的年轻人听后急忙附和,“我还记得他曾经上过电视。”
“对对,那时候咱也就老孟家才有电视。”
众人七嘴八舌的议论起来,都以为孟海生的养兔场和饲料厂已经非常厉害,没想到孟海生的其他产业比这更赚钱。
“广柱,你家海生做事还真是低调。我们都不知道,海生做生意这么厉害。”有人惊叹。
面对村里人的恭维,孟广柱心里得意,但脸上仍是谦和的笑容,淡淡地吸着旱烟。
儿孙自有儿孙福,孟海生有多少财富,那也是他的本事。身为父亲的孟广柱,不愿过多显摆。
这次市领导的访问和孟海生修路的消息,让整个村子热闹非凡。
但孟得寿却遭受了许多冷言冷语,他在村里走动时,遇上几个村里人在阴阳怪气的低声嘲讽:“听说是孟得寿自己找上门去的,要求孟海生修我们村的路。”
“哼,肯定是他想从中捞点好处。这种人,没什么好事。”另一个声音鄙夷地说。
毕竟,6000万的修路投资,真是大手笔。这种金额,任何人都会心生贪念。
孟得寿被许多人指指点点,心情沉痛,连续几天都没出门。
乔主任回到市里后,短短两天就有人主动找上江褚林谈论移动基站事宜。
本应拖延数周的合同,在宁港市的迅速行动下,仅用三天便敲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