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朝归来,管家来报,他的老师吕学生已在大厅等候良久。
赵政立刻加快了脚步,果然看到自己的老师正坐在座位上拿着一本书籍阅读。
听到脚步声,吕学生微笑着看向自己的学生,对于自己这第一位弟子,他可是十分的满意。
“老师。”赵政上前拜道。
“起来吧,看起来精神不错。”
“没能第一时间前往拜访老师,倒是让老师亲自前来,实在是惭愧。”
“无妨,你在草原的所作所为为师已有听闻,你能有此举动为师非常自豪。”
吕学生语速缓慢,轻声说着,眼中掩饰不住的欣慰。
“多谢老师夸奖。这次出门确实发生了许多事情,让弟子对所学有了更深的了解。”
“来,先坐下,把你的想法说来听听。”
听了吕学生的话,赵政再次讲述起这一行的情况和想法。
“为生民立命,赵政,你已经开始践行这一行为了。”
“这可不敢当,”赵政连连摇头,自己这才学了多久学问,哪能做到这个,“我当时也只是动了恻隐之心而已。”
“那是你自己没察觉,你所认为的恻隐之心正好契合书院的宗旨,这就代表你的行为是何等的正确。”
吕学生真的很是高兴,拉着赵政的手开始给他讲解起来。
赵政也是认真倾听,如饥似渴的去学习,去理解。
直至过了正午,一阵饥饿感袭来,他才发现已经错过了午餐时间。
连忙叫管家准备饭菜,邀请老师一起用餐。
午时左右,吕学生离开,不过临走前让他明天去书院上课。
在他离开的这一年,炎黄城的横渠书院已经开办起来,已有不少学子在书院内上学了,而吕学生目前正是学院副院长。
送别老师,他又细细品味了一会老师所讲内容。
随后他换了身便服,和管家打了声招呼后就离开汉王府前往舅舅家的府邸。
有了前一次的经验,他轻车熟路的就来到了刘轼府中。
刘尚书对自己的这位侄子依旧十分热情,泡上好茶又叫来了自己的儿子作陪。
“舅舅太客气了,每次到来都这么隆重的话,侄儿下次都不好意思再来了。”看着刘轼准备的东西,赵政略带无奈的说道。
“舅舅作为你的娘家人,当然要好好招待你,来来来,先吃点点心。”
随意聊了一阵之后,刘轼语重心长的对赵政说道:“贤侄,有句话舅舅还是要说,你把封地更改这件事做的不太明智。”
“为什么这么说,王尚书他们不是也认可了吗?”
“他们当然会认可,这事里面除了你,其他人都是赚的。”刘轼用不屑的语气说道。
“没事的舅舅,反正我也不需要花什么钱,没了也就没了。”赵政倒是很想得开,笑呵呵的说道。
“哪里是钱的事情,你要知道常安可是我们刘家的本家所在,以后你回到封地之后,对你的帮助可不是一两句话可以说得清的。”
“没事,我对现在的生活已经很满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