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二胆小,可人却不傻,机灵得很。看这帮人行走有度,举手投足之间,俱是颇有章法,一看就是练家子,还是久经训练的高手。这个头领,虽然蒙着脸,看不到人长什么样,可贾二耳朵贼灵,居然偷听到手下低低的一句“陈军使”,让那个魁梧汉子狠狠瞪了一眼,方赶紧改口“大头领”,但还是让眯着眼装睡的贾二听见了,心里一惊“军使,直娘贼,难道是官军?”更是不敢乱动一下。
贾二心里瞬间闪现过无数个念头,“怪不得装备精良,训练有素,原来是官军。可为什么便衣出行?难道和那位公子有关?公差还是私仇?”
不管哪头,都不是好事儿,到时候,可别把小名丢了。正胡思乱想,耳边传来呵斥声:“起来,上路了。”出了山洞,天已经蒙蒙亮,贾二随着大队人马,向前方走去。
过了双井镇,又走了大约六七十里,已经进入旧魏县地界,前面是一处村落,马家铺,村子不大,方圆五六十里,只有这一个村子。贾二他们却没有进村,转了一个弯儿,走进山里。
昨天双井镇住了一晚,和房东聊得很是开心,房东的一双孙儿孙女也是乖巧,临走之际,死活不要钱,嘴里直说:“哪有往客人要钱的道理,住在我家,那是缘分到了,怎好收钱!”
还是赵构坚持,说叨扰了一晚,又是杀鸡又是炖菜的,还只夸他儿媳妇手艺好,厨艺高。留下一张五斤盐票,哆嗦的老头不敢接,还是儿子接过来,还礼道:“按说不该要的,但家里实在是没有盐了,昨晚最后的一点,都用了。三娘还和我叨咕,让我想法子下个集市上去买点,没有盐票,只有高价私盐,唉。还真要谢谢公子的。如果返回路过,还来我家,叫我浑家再整一桌酒席答谢小官人。”
一路上,想想这户朴实的人家,赵构心里还是暖融融的。民风朴素,和睦乡里,这是赵构最愿意看到的。
赵构心情好了许多,昨晚汪若海传来第一次工作通报,简单扼要,派驻的特派员和各地驻兵,已经基本到位。顺便提起王妃差人来为大帅送些衣物,话里话外不言而喻,打听王爷为什么还不回家。
嘱咐高进把回信送走,问道:“梁景有消息传过来吗?”
“没有,公子,您说过只联系大帅府的,估计汪大人会有通报的。”冬雪在精心调喂着雀鹰,这是他们和大帅府保持联系的唯一迅捷途径,可不敢大意。
赵构倒是有点毫不在乎,往南走是相对安全的,金兵毕竟还没有深入这里,再说,谁知道他们的身份,看上去,也就一富家哥儿,有什么好惦记的。
他们一直和一个赶脚的小伙子搭着伴儿,其实那小伙子就是龙王庙大集上,崔大郎旁边的铁器摊子的主家,卖一些菜刀、火铲、钩子之类的生活用具,惦记着能和他们一起,有点安全感,他进了一批货,雇着一辆车,看赵构的小厮身手不错,询问赵构能不能搭伙走一程,赵构问起,才知道他是马家铺子的人,也就随他了。一路上,倒也畅谈得痛快,也听到不少老百姓的心声,赵构认为很值,所以,也对这个叫马小七的年轻人很有好感。
马小七二十二、三岁,很精干的一个小伙子,一路上,还颇有眼力劲儿,一看就是早就出来闯荡了。驾驶马车很顺手,一直在前面带路,赵构索性下马和他同乘一车,路上嘻嘻哈哈说着话,倒也不寂寞。
拐过一道山梁,马小七用鞭杆子指指前方,笑道:“小官人,前面就是我们村了,今晚在我家住吧,家里够宽敞,我爹最是好客不过。这条路,我们村正好不前不后,许多赶脚客商都会在我们村投宿的。”
赵构笑道:“好,那就去你家看看。马家铁匠铺,可是有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