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连续三日的大朝会,刘宏与百官也最终确定,大军定于十月中旬出发。
虽然兵法中有着,冬夏不用兵的说法,但是通过皇甫规、皇甫嵩、徐荣、朱儁等人的商议与敌我双方的讨论之后,还是觉得此时出征,对大汉最为有利。
经过大力推广,今年司隶以及幽州、冀州等地,都种植了大面积的棉花,其所能制作的棉服,足以保证五万大军抵御北方的严寒。
再加上幽州、冀州的官仓储粮,后勤方面没有任何后顾之忧。
最为重要的是民心可用,如今百姓们支持大汉发起这场战争,因此,无论如何,都需要在明年四月之前,将胜利的消息带回来。
兵有五事:道、天、地、将、法。
所谓的道,就是民心,只要百姓支持,这场仗,就能打。
至于天时地利,对于众人来说也不是什么事,早在之前,众人刘制定了蚕食东北的计划,已然非常了解。
而后面的将与法,那就更不用说了,如今的大汉,最不缺的就是将领,尤其是优秀的将领,军纪更是他人所不能比。
五事,全在大汉,自然不能犹豫。
为了激励将士们奋勇杀敌,第四日朝会,刘宏与百官也开始讨论起了新的封赏制度。
军功封爵,成为了这一次主要的议题。
经过一番细致的商讨之后,在原有的基础上,在王以下的爵位,重置为公、侯、伯、子、男、勋,六级,十八等封爵。
连同军功在内,只要立下功劳,皆可获得封爵,而此次的高句丽以及之前的居延甚至于以后开拓出来的土地,都将作为赏赐,封与获爵之人。
很快,随着诏书下发,年轻人们再一次沸腾起来。
当忠诚、理想、利益结合到一起的时候,足以让人们为之付出生命。
若不是刘宏与朝廷定下了极为严苛的选择标准,恐怕整个洛阳的青年都会为之一空。
最终,经过一番精挑细选之后,朝廷还是从三所学院、太学、世家、外戚宗室以及百姓当中,选出了五千名精悍强干之人,并给与了他们随军出征的机会。
而这五千随军人员,被编去了北军的预备营。
至于其他不曾通过的青年,则是被编入了皇家运输队,负责后勤运输的护卫事宜。
整个九月,无论朝野上下,或是民间百姓,讨论最多的话题,仍旧是战争。
在过去,战争对于普通人而言,似乎没什么太大的关系,但是随着报纸的兴起,再加上说书先生的宣传,使得一些不识字的人,也能了解到一些国家大事。
虽然许多人都无法了解战争背后更深层次的东西,但是仍然无法阻挡他们关心国事的热情。
即便只是讨论、畅想,也让人自认为参与到了其中,这也是一种凝聚力的体现。
在各方都紧锣密鼓的准备北征事宜的同时,长乐宫发出的一道诏书,为这紧张战前准备,增添了一丝调味剂。
在胡广、陈蕃等老臣喜笑颜开的主持下,天子选女的事情也提上了日程。
于是乎,人们在讨论战争的同时,也八卦起了皇后的人选,甚至还讨论起了天子什么时候能为大汉带来一位皇子。
消息传入皇宫,得知民间竟然如此关心自己的私生活之后,刘宏也只是无奈的摇头苦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