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国债凭证的纸张。张之极认为,使用宝钞的纸张即可,他唯一的要求就是,希望能够加厚。
一来,便于保存,不宜损坏。二来,也是为了能够增加防伪作用。
其实,张之极还是有些多虑了。户部那边都有登记。即便是期间有买卖,那也得到户部进行变更登记。
没有人能够造假成功,也不可能有人胆敢这么做。那可是要掉脑袋的。
第二日,国债凭证就制造出来了。
张之极拿着一万两的国债凭证,仔仔细细地翻看了几遍,对身边的李长庚说道:“李大人。你们户部宝钞提举司的匠人,技术真是高超。这个国库凭证做得太精致了。”
李长庚回道:“世子。他们的确是有本事。可惜咱们大明的宝钞越来越不值钱。大家辛辛苦苦制造出来的宝钞,竟然不能发挥其作用,实在是太可惜了。”
对于李长庚的感慨,张之极十分理解。
自打明初开始,明太祖朱元璋将宝钞作为货币使用。设立了专门机构,宝钞提举司。
最初隶属于中书省。罢了中书省后,就划归户部。
由于没有准备金,导致宝钞发行无序。随着流入社会的宝钞越来越多,就出现了贬值现象。
宝钞变得越来越不值钱。大家都不喜欢用。明朝中后期,就演变为以白银为主要货币,铜钱作为小额交易介质。
朝廷也默认了这个情况。但是在一些官方场合,宝钞还在使用当中。不过在民间已经不流通了。
张之极说道:“其实朝廷不滥发宝钞,宝钞作为货币是最合理的。它要比金银使用起来方便多了。再配上铜钱,那就完美了。”
李长庚忙问道:“听世子的意思,对宝钞也有研究?”
张之极笑着回道:“研究谈不上。就是平时没事瞎鼓捣呗。”
紧接着张之极就将货币发行的基本常识,向李长庚金习惯了一番阐述。
李长庚听得也是一知半解,似懂非懂。不过他能感觉得到,张之极说得这些东西,都是对的。
于是李长庚问道:“世子。那如你所说,朝廷如果重新发行宝钞,只需要控制发行量,那就可以保持宝钞的价值不变,如金银一样,正常流通呗。”
张之极十分肯定地说道:“理论上的确如此。只是实际操作的时候,还得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这件事其实挺复杂的。要想发行适量,既能保证市面上有足够的宝钞可以流通使用,又得防止发行过多导致宝钞贬值,日常就得有专业机构,专门的人进行监控。流通宝钞少了,就增加宝钞供应量。流通宝钞多了,官府就收回来一些,暂不投入社会。”
李长庚夸耀道:“世子。大家都说你是商业奇才。在我看来,让你当户部尚书,绝对是绰绰有余。”
张之极心里美滋滋的,但是却连连摆手,说道:“李大人。你这评价有些太高了。朝廷大事,岂是我这样的小孩子所能去做的。冬季种地,京营练兵,包括此次发行国债,那都是赶鸭子上架,本世子被迫去做的。”
李长庚说道:“世子被迫去做,都做得这么好。那要是主动作为的话,那不得名垂青史呀。”
是呀。张之极利用现代知识,主动做些事情,解决大明的一些顽疾,岂不是真能名垂青史呀。
张之极不禁有些心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