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爷十五六岁的时候,按照时间推算,应该是三几年。
虽然被迁到了荒芜地带(清朝时候邓西那一带是荒无人烟的——人口被杀的多了么。)
但是,到了我老太爷的时候,就已经再次发家,成为大地主了。(当初为了帮堂太爷拉兵,直接卖了几十顷地。)
人家说富在深山有远亲么。
虽然被迁到远处一百多年了,但是,发家了么,你回去了,人家不还是要招待你的。
更何况,老一辈人重亲,那时候讲究老亲,讲究家门,不像现在,对门姓啥名谁,都不知道。
在那个时候,我家老太爷开织布厂,我爷就跟着去邓州收棉花。
朝回走的时候,在邓州城边上,被老亲(远亲)喊去吃饭。
我爷就问人家,是啥饭?
人家告诉他——喝汤。
因为去那个远亲家,要离开大路,绕两三里。
我爷就嘟囔着——跑这么远让我去喝汤,我还不如啃干粮。
结果,去吃饭的人回来后,我爷就问是啥汤?
人告诉他——饺子!
好吧,饺子就是喝汤。
听到喝汤不去,结果是吃饺子……
从此,这个笑话就传开了。
这个笑话的传播度,在襄阳、南阳一带,传的很广。
到了我爷那一辈,还能被称之为老亲的,也就是朝上数,五六代人。
也就是说,可以用没断绝传承,来形容老祖宗们。
……
我说这个故事,是为了引出下面的这段话。
我大奶奶和二奶奶,都是童养媳。
农村么,一到冬天就没事干,老人就围着火盆做棉衣。
她们不止一次的说过这句话——以前家没败的时候,给孩子们做衣服,要做两种,白天穿带扣的(旗袍),晚上是不带扣的(明服),做出来,还不敢让人看到,只能在晚上穿。
她们的原话是大襟,应该是这个字眼。
时间太久了,记不清楚原话了。
但是,我清楚的记得,区别就是一个带扣,一个不带扣。
因为我小时候穿过。
这种做衣服的方式,我问过一些大家族的老人,发现只要是上了规模的人家,几乎当年都会这么做。
这就是明服,明朝时候汉家衣冠。
老百姓冒着抄家、杀头的风险,也要去铭记、甚至去复辟的一个朝代。
你告诉我,他好不好,他得不得人心?
别的地方不知道……
最起码在南阳、襄阳这一带,只要是清中期还在的家族,几乎都是这样。
我接触过一个,不知是不是拥有湖北第一支蒸汽机船队的家族,就算不是第一支,也是最早拥有蒸汽机船队的人家了。
他家在清后期,还出过举人。
他家有多牛——直接抢了一个西方女人当小老婆。
就算是这样的人家,一样是这样给小孩子穿戴。
作为既得利益者,都用这种方式来怀念。
那么究竟“她”得不得民心呢?
……
所以,你看啊,这一个王朝好不好,从来都不是文人可以做主的。
老百姓的记忆,老百姓的口口相传,才是唯一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