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史》记载很清楚,总数16万,分为前后两班。
由此可见,在京师保卫战中,于谦手上除了朱祁镇留下看门的京营外,还有八万被召回的轮值班军。
也就是说,就算朱祁镇走时,一个人都没留,于谦手上,最少都还有饱经训练的八万正规军!
土木堡之变前——朱祁镇手里的刀,放宽、再放宽,只剩下七万人了。
按照明史记载,更是只剩下四万人。
通过以上证据,就可以清晰的发现:朱祁镇的兵,已经被调走了……
手里没兵,皇帝还是皇帝吗?
手里拿不出粮食,皇帝还能调来勤王大军吗?
梳理一下思路,就会发现,在文臣集团的操作下,此时的朱祁镇没兵、没粮。
这就是为什么土木堡之变过程中,各地官军表现竟然如此诡异的原因!
这个杀局的完善程度,绝对不是一个人,或者几个人能够做到的!
这件事,背后只有一个真凶——与外贸有关的“商贾、豪绅、文臣集团体”。
并且,他们不单单掌控或者说服了边军,更是在后宫之中,也得到了内应!
这就是文人集团的极限了吗?
不!
它们的手段,还没展现完呢!
在杀局开动的前一年,因为粮食大权被端走,正统十三年,兵部上了这么一个奏疏——
“因为无粮无食,全国军户逃亡人数激增,需要消兵册的士兵,就已经高达66万人。”
66万士兵,全部跑没影了,找不回来,赶紧在花名册上删除吧!
明朝军户的叛逃主因,就是粮仓归属权的转移。
因为最初时候,粮仓就在卫所治下,朝廷大军的粮食调拨,是直接从当地粮仓调拨的。
大家想一下,因为粮仓就在军官掌控下。
他们想贪污,是按兵员实数领粮,然后克扣士兵口粮……
还是,多报士兵数据,多领一些粮食?
这两条方法,他们会选哪一条?
很显然——
将领要是让手下吃不饱……
大家都是世代当兵的,将领不怕上了战场,后背射来冷箭吗?
也就是说,只要粮仓的管辖权在军户手上,就算贪污,他们也会保证军户的正常口粮需求。
在这样的情况下,只要皇帝招呼一声,当兵的当场就会打开粮仓,背上粮食,去皇帝身边。
既然粮仓被拿走,文人集团又布置了这么大一张天罗地网。
将领想贪污,就只能在口粮上做手脚。
更别说——文人稍微拖延几天,拿不到粮食的士兵……
他不跑路,难道等着饿死吗?
这就是66万士兵,忽然逃亡的原因!
这可是杀局中布局最早、谋划最深、刀子最狠的一招!
当然,这个杀招不一定是针对朱祁镇的。
但是——必然是针对朱家皇帝的!
——自此以后,只要朱家皇帝不听话,粮食就发不到位。
粮食发不到位,军官就只有克扣口粮,士兵就只有逃亡……
士兵逃亡,边防不足,外敌就要侵犯。
外敌来犯,皇帝就要掏钱……
死循环!
欧耶!
完美!
自此以后,皇帝就只能和咱们掰腕子了,再也无法惦记咱们的海外领地。
多好!
又能安心挣大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