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危急关头,眼见史可法不顶事,清军又动了真格,有人开始慌了。
一辆辆大车,堵满了街道。
一箱箱金银珠宝,被搬上了大车。
莺莺燕燕,坐上了豪华的马车……
部分盐商,开始撤离了。
清兵围城?
这些豪门,自然是不怕城外的清军散兵的。
作为垄断了全国盐业供应的顶尖豪门,哪一家不是养了数百号精兵?
人家能没保镖吗?
甚至,最顶尖的那些家族,哪一家不是家丁数千之巨?
可以这么说,不管是史可法也好,清军也好,还是褚宪章也罢。
此时的扬州,兵力最多的,就是这些盐商!
历来垄断,都是山海一般的富贵。
盐商有了钱,为了自家的安全,就会大肆扩充私人部属。
这些人的装备,比明军的京营都好!
甚至,盐商行走各地,难免遇上山匪路霸。
有人铤而走险,就会发生战斗。
因此,这些盐商家丁,战斗力还都比较可以。
扬州之所以成为盐商的大本营,这是因为两淮、两浙、长芦这里生产的食盐最好。
属于那种量大管饱的模式。
明代盐业的改变,大体上可以分为正统的三杨时期、弘治的叶琪时期,至万历末年的十字纲法。
自此,盐业销售彻底形成了最后的制度。
也就是盐商世袭制!
要知道,华夏对于盐铁的掌控,一直以来都是官营制度。
钢铁因为生产方法的改变,使得私铁早早就逐渐走上历史舞台。
到了明代,因为生产工艺的进一步提升,私铁甚至超过了官铁。
而食盐则不然。
食盐一直都是官营制度。
朱元璋建立大明后,因为北元依旧强大,大明不得不在北方漫长的边境上,设置九边重镇。
同时,为了解决西南问题,更是让沐家世镇云南。
南北边镇,屯扎了八十万大军。
南方还好,雨水多、温度高,粮食不成问题。
而北方那漫长的边境,环境又比较恶劣,军户自产粮食就不足了。
为了解决粮食运输损耗问题,于是,朱元璋想出了一个绝妙的方法。
——边军粮食,除了卫所自己种植外,则以食盐为结算货币,号召商人运输。
商人每运输一定数量的粮食,到达边关,就可以拿着接收证明,去换取了盐引,这叫报中。
然后商人拿着盐引,回到盐场等候发放食盐,这叫守支。
拿到食盐后,运输到朝廷指定的区域售卖,换成银钱,这叫市易。
这就是开中法。
开中法能够维持明太祖、明成祖、明英宗、明宪宗整整一百多年的边关运转。
要知道,这时期,可是明朝对外战争最频繁时期!
这足以证明这套操作的先进性!
换句话说,只要建立督查机制,并保证反腐的日常进行,开中法就不会退出历史舞台。
开中法继续存在,明朝也不会灭亡!
因为这玩意,是真的不要朝廷花钱的!
当兵的有粮食吃,以汉家男儿的血性,还有国家灭亡的可能性吗?
然而,再好的政策,没有强权反腐机制的监督,也会成为恶政!
比如永乐时期。
永乐年间是华夏历史上的顶峰盛世之一。
这时期百姓安定,被元朝祸害的人口低谷,开始迅速攀升。
永乐时期,有件与食盐、纸钞都有关联的事情。
关于明朝发行的纸币,有个弥天大谎就是——只管发不管收,导致了纸币信用崩塌……
这特娘……
扯淡都扯得没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