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人下意识地摇摇头。
“求生乃是万灵的本能。妖物现世,往往会示之以良善,以掩盖其为祸人间的本性。假如此女真是旱魃附身,她做些许利民之事,只为迷惑世人,掩盖不了她过境之处,皆发旱灾的大恶。”
三山道人的这番论述,已经不是简单地打击李静姝声望那么简单了,和庾澄之前制定的计划相比,险恶了很多。
船长若有所思,问道:“那么仙师,您就此认定此女是妖物附身?”
这下三山道人反而没那么严肃了,回道:“怎么可能,未曾亲见,贫道如何下这定论?”
“那仙师只需亲见,就可勘破其真实身份?”
三山道人摇头,道:“贫道修行不够,自问无法一眼看穿。只有远观其人气象,再审其言行过往,多方考证,才好下结论。”
两人点点头,这是很慎重的举止,不是那种张口就来的神棍行为。
“不过,这位乡君的言行过往,贫道的确很在意,是否旱魃附身,值得暗中察看一番。”
三山道人这句话,目的在于给予两人强烈的暗示,意思就是乡君有问题,尤其是给李茂心里种下一颗暗示的种子,让他觉得这个乡君是非常有可能就是旱魃附身之人。
目的在于以暗示为手段,让李茂心里有个先入为主的印象。
人一旦有了先入为主的印象,那么真的见到本人时,好的印象会放大,坏的印象同样也会放大。
印象好的人,怎么看都觉得更添好印象;印象坏的,怎么看都觉得果真令人嫌恶不已。
由此可见,神棍三山道人能闯下诺大名头,不是没原因的。
其人洞察人性,加上一些所谓的法术表演的加持,配上仙风道骨的模样,说服力是杠杠的。
李茂此时已经对那个乡君有了警惕心和先入为主的坏印象了。
散场后,李茂回到了自己的舱室。
心里不觉得那个乡君跟次女有牵扯,心神也放松了很多,于是就跟李陈氏谈起这事。
李陈氏一开始心里也在发毛,心道不会这么巧合吧?
但好在李秀才似有所觉,反而以自己的理解开导了一番,让李陈氏放下心来。
李陈氏已经想好了推脱的理由,哪怕到了大同县与李静姝对峙,她也有了推脱责任的法子。
其人在李秀才面前,一直是以温柔、小意、体贴为人设,李秀才根本不会料到也不会相信李陈氏会如此恶毒骗婚,这就是立人设的好处了。
大船一路逆行,沿途补给,期间李秀才和三山道人等无事就聚在一起谈天说地,加上船上有其他客人,谈论最多的依然是乡君,不过三山道人和船长并未再提旱魃之事。
李茂先入为主之下,对乡君的印象也越发固定嫌恶起来,心里头已经将那乡君定为旱魃附身之人,而小女最多也就是小邪物纠缠,一定可以救回来,这也是心里下意识的侥幸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