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有官员提了一个问题:“启奏陛下,虽按循例降一等,但李氏的赏格已近乎人臣之极,今后其人再有贡献,恐赏无可赏,封无可封,不可不察。”
百官一听,心塞。
对方女子之身,在品级上超迈现场九成九的官员,还得担心她今后封无可封,为什么人与人之间的差距那么大?对方一个女子之身,压得现场几百男儿抬不起头,真是羞见世人。
“所以卿的意思是,为了不至于将来封无可封,要打压否定其功绩?”
额…
这话可不敢接,敢接的话铁定又是嫉贤妒能跑不了,在朝堂上绝对待不下去。
“臣不敢,臣只是突然意识到,认为该未雨绸缪。”
“呵。”
郭康毫不客气地冷笑出声,借助李静姝的这股势,狠狠地加强了一波君上的权威。
“郡君的封赏,都不涉及实职,卿有何可担心?相比于这些尊贵和那点俸禄,那些贡献,卿等看不见吗?”
这话倒是安慰到了百官,皇帝的意思是不会封实职官,那跟所有人就没有根本利益冲突,而且郡君在乡下,平日里眼不见,心不烦。
庾澄老眼抽了抽,闭目养神。
因此,全部品级按例降一等,比如,原本从一品的郡君,降为正二品郡君。
至于封号“稷”和“无双女国士”这个称号,得以保留,因为她名至实归,根本找不到理由来取消。
至于圣旨重发会不会引起公信力下降,这种情况下是不会的,反而能增加公信力。
因为所有人,包括当事人都被蒙在鼓里,而朝廷在得知事实后并未遮掩,反而大方地再次布告天下,这实事求是的态度,最能获得民众信任。
后世某些国家只懂得遮丑、隐瞒,那真的是一步步把公信力往脚底下踩,不可不察啊。
也有人提议去治西昆仑的罪,但郭康以对方也是无心之失为由放过了。
大同县码头。
人们在空闲间隙,依然在热议之前通告天下的圣旨。
“据说从一品就是非皇室能获得的最高品级了,也就是说,郡君的品级已经到顶了。”
“可不,好几个封赏呢!”
“唉,想想就令人心痛。郡君获得再多封赏,人都不在了,还有什么意义?”
“是呀,好不容易让天下百姓能吃饱饭了,自己却…”
无数叹息惋惜的声音。
这时,一艘大船靠岸,众力夫纷纷起身,准备赚些辛苦钱。
大船停稳后,船上的客人纷纷出来,列在两旁,态度恭敬,似乎在等某个大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