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乔玉放下筷子站了起来,青杨已经端着碗过去了:“成,我们过去看看。”
见状,陈乔玉也把自己的面碗端了起来,跟着一起进了钟斯年的屋子。
这还是她第一次进钟斯年的屋子,屋子里拥挤不堪。
靠院子这边的窗户下摆着一张写字台,上面堆着高高的书跟稿纸。
写字台旁边就是简陋的木板床。
除此之外,还有一口大大的玻璃缸,看着像是个鱼缸改造出来的育苗盆,因为里面有一丛绿油油的小苗苗。
不过陈乔玉看得并不真切,因为玻璃缸上面还蒙着一层半透明的塑料薄膜。
陈青杨好奇地问钟斯年:“钟大哥,这个是干嘛用的?”
钟斯年一贯的话少,但是说起自己专业上的事儿,格外精神。
他主动掀开塑料薄膜的一角,给陈青杨他们介绍道:“这个是我们最近在尝试的大棚技术,能够种植反季节蔬菜。”
青杨吸溜了一口面条,问道:“啥是反季节蔬菜?”
钟斯年耐心科普,但此时陈乔玉心里却掀起惊涛骇浪。
她去过现代,当然知道现代有各种反季节蔬菜,他们今天吃的小青菜据说就是大棚里种出来的,冬天能吃上夏天的菜。
但是这么早吗?现在就有人在研究大棚种植反季节蔬菜了?
听着钟斯年兴致盎然的科普,陈乔玉心中实在是难掩震惊。
她没忍住,问钟斯年:“你们什么时候开始研究这个,大棚种植反季节蔬菜的啊?”
钟斯年年轻的脸庞一扫平日的孤僻,饶有兴致地侃侃而谈:“真要说起来的话,其实两千多年前就有了,《汉书》循史传有记载‘太官园种冬生葱韭菜菇,覆以屋……待温气乃生’,就是温室大棚种植的开端。”
“唐朝的达官显贵流行吃温泉培育出来的瓜果,到了元朝,就已经会利用阳畦风障了,明朝清朝更不必说,至于这种——”
钟斯年见陈乔玉的目光一直盯着玻璃缸上的塑料薄膜,就主动说道:“五十年代我们就从国外引进了农用PVC薄膜,用于小拱棚取得很好的效果,前几年,应该是六五年左右吧,吉省就成功建造了塑料大棚,足有一亩地。”
钟斯年说起自己热爱的事业来,一反常态地滔滔不绝。
陈青杨跟陈乔玉听得又是震撼,又是津津有味。
尤其是陈乔玉,她之前还想着现代总说的大棚菜、反季节菜,得是往后几十年才出来的,没想到居然是老祖宗就会的,而现在在七零就有人开始研究了。
真是又震撼又自豪。
陈乔玉也主动问道:“钟知青,那你们在山上种的也是大棚菜吗?”
钟斯年点点头:“嗯。”
难怪呢,陈乔玉心想,大冬天的,连他们都不下地了,钟斯年还成天往山上跑。
她现在还猜测是不是在做其他农活?不然总不能就是为了不跟人说话所以硬躲上山的吧?
现在才算是明白了,原来他们这个大棚,到冬天也有的忙活。
但陈乔玉还是不明白一点:“那你们为啥要去山上种啥试验田?为什么不在村里种?”
村里也有大把的地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