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农村承包土地,第一重要的是胆量,毕竟现在算是个只要自己干,干啥都比大锅饭挣得多的环境。
第二重要的就是方向。
而这个方向,对于主要依赖种植、养殖、家庭手工业的农村人来说,就是依靠专家。
哪个公社、大队能请到种植养殖方面的专家,就等于是请来了聚宝盆。
该说不说,陈乔玉现在挣钱,靠的也是这个。
只不过她的专家是现代丰富且便于获取的知识罢了。
秦山跟王燕听到陈乔玉这么问,还挺自豪的。
“是的,我们认识一个农业方面的专家,如果不是他,我们也不敢这么笃定地种果树。”
秦山说道:“就是那个专家给了我们不少建议,说他们虽然不能预测市场的走向,但改良的果树品种肯定口感和产量上要比以前的老品种好得多。”
“他这样说了,甚至还帮我们垫付了种苗钱,我们才能把这山林给包下来的。”
陈乔玉听着总觉得有点儿熟悉,忍不住问道:“你们认识的这个专家……姓什么啊?”
秦山王燕刚想说话呢,就听到陈乔玉的下半句了——
“不会是姓钟吧?”
“嗯?陈老板你怎么知道?”
秦山和王燕大为惊讶。
陈乔玉也很意外:“是钟斯年吗?”
“是啊,陈老板你认识钟专家?”
陡然听到钟斯年的消息,还一跃成为专家,陈乔玉有种意料之外,却又在情理之中的感觉。
此时王燕也反应过来了,她一拍秦山:“哎呀,不说我都忘了,之前钟知青不是在枫桥镇插队吗?”
秦山挠了挠头:“这也太巧了,就算是一个镇的,也不一定认识啊。”
陈乔玉此时已经忍不住笑了:“岂止是一个镇的啊,他还是去我们队插队的,而且还住的我二大爷家的老屋!”
好久都没有钟斯年的消息了,陈乔玉听到他现在已经是“专家”了,也挺为钟斯年高兴的。
毕竟钟斯年在枫桥镇就搞了好多年的试验田,只是一直沉默寡言,很少跟村里交流实验结果。
一直到走之前,陈乔玉也只知道钟斯年弄的大棚效果不错。
除此之外,也没有别的进展了。
现在见他果真在农业方面有所成就,陈乔玉打心眼里为他高兴。
在她跟青杨最艰难的那段日子,钟斯年的黑脸寡言,还是给他们提供了不少庇护和便利的。
两边一对口供,这才知道,原来钟斯年当年在枫桥镇并不只是山上那一块试验田。
他还去了周遭不少地方,选取了一些试点田地,跟一些农户有联系。
但因为当时知识青年的限制,他也没能经常去,只能把主要精力放在枫桥镇。
后来他回城了,但跟这些农户还有联系。
去年大家陆续开始承包,有不少人就联系上了钟斯年。
钟斯年这个人虽然不爱说话,但心肠还是可以的。
他给了农户们一些建议,像秦山王燕这样愿意配合他做实验的,尝试新品种的,他还会给予更多帮助。
秦山跟王燕的一部分果树品种,还有这次的无籽瓜的种苗,就是钟斯年提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