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里有人养鱼,给自己村的留了鱼,我给钱定了,一会儿你直接去就是了。”
“小姨你到时候就跟金二婶和辉子妈、栓子姥娘她们一块儿,都认识,我跟她们打好招呼了,你直接去就是,噢,得带上咱家的桶。”
鱼丸做出来要泡在水里,一桶一桶地拎回来。
余小姨这种没有什么安全感和归属感的人,从来不怕活多,就怕没活儿。
这会儿陈乔玉念叨着让她代表“家里”去大队部做鱼丸,余小姨简直兴奋极了。
“那行,那我马上就去。”余小姨立刻拿了牙刷和毛巾过来,一副刷完牙就要出门的架势。
陈乔玉笑道:“不用那么急,要八点才开始呢!”
余小姨回头看了看堂屋里的大挂钟,这才六点多点儿呢。
余小姨下意识放轻了声音:“那我先做饭去,青杨早上吃什么?”
陈乔玉笑道:“小姨你不用管青杨,他一早就上山去了。”
“啊?”余小姨震惊。
陈乔玉点点头:“是啊,他平时上学忙,山上有两个一分地的大棚,他都叫他的小伙伴给看顾着。”
“前几天放假了也一直在店里和红薯粉作坊里帮忙,都没顾得上他的大棚,今天一早天不亮就爬起来,去找大牛二牛跟辉子栓子他们,一块儿上山料理大棚去了。”
陈乔玉半是说谎,半是坦然地跟余小姨说:“青杨那两个大棚能顶不少事儿呢,冬天种了一畦小葱,比人家养在屋里的好多了,绿油油的,昨天咱们吃的就是青杨大棚里的。”
其实不是,昨天吃的是陈乔玉从现代带回来的。
但是只要青杨的大棚里有小葱,她就不怕这个。
反正去大棚的人都是轮流抽空去的,连青杨也不是二十四小时在里面看着的。
陈乔玉拔了多少小葱,又有谁给她带了小葱下来……谁说得清?
余小姨被忽悠住了,恍然大悟:“那昨天的芫荽也是?”
陈乔玉点点头:“是啊,不过芫荽比较难种,就那么一丁点儿。”
余小姨深以为然:“那可不,冬天能见到点儿绿的,可不容易。”
一面又佩服起来青杨:“没想到青杨种地也这么行,我还以为他跟建设一样,就读书厉害呢!”
这点倒是没错,连陈乔玉也由衷地佩服青杨,天天上学早晚自习的,还能心系大棚。
她觉得他们家人还是有点儿能耐在身上的,起码这一心多用的本事,她跟青杨都还行。
陈乔玉说:“青杨一早就把昨天自己炕的红薯跟土豆拿走了,还捎了几个鸭蛋上山,他们山上有小灶,随便弄点儿干柴就自己对付着吃了。”
“我看他今天中午应该也不会回来了,我定了两百斤的鱼,回头小姨你帮我多做点儿鱼丸,咱们给大舅家送些过去,还给村里的姚太婆,跟吕爹爹吕婆婆他们也送些过去。”
余小姨点点头,表示记住了:“是该送些过去,他们平时帮你不老少呢。”
要不是这些人帮忙看顾着,余兰香走的时候,乔玉最大也才13岁,带着青杨怎么活下来的哟。
眼见余小姨高高兴兴地领了任务,陈乔玉也放心下来了。
就做鱼丸这个活儿,可不是一时半会儿就能做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