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句话,朱潜此前以为是借口,是王楚为了自己的狠心所找的托词,可现在一想,这其实是讽刺。
他坐办公室确实太久了,每天有忙不完的工作,太多的事情需要他操心,没有太多精力去思考其他的。
济城现在虽然也很乱,但只是小范围的,整体还在可控范围之内,而且特调局的管理井井有条,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很高的保障。
可是那些失落地的居民呢?如果遇上比较随和的宗门,日子可能过的不错,若是遇上心狠手辣的,他们都没功夫担心生活,明天还能不能活着都没底呢。
这些消息,他只能从各地汇报到总局的情报中获知,而且有些情报以他的权限还不足以掌握,单凭想象,确实没法考虑到所有情况。
所以王楚的讽刺,其实是在讽刺他的天真,一切要合规合法,是一种理想状态,但在没有镇压所有反对声音之前,这也是一种空想。
法规,是要以绝对的实力为底气才能推行的,如果还没有绝对的实力,反而提前为自己的行事设限,往往事倍功半。
可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元气复苏前,现代社会的人已经习惯了生活在法律的框架内,若是特调局也放弃了这条底线,那跟隐世宗门又有什么区别?
特调局之所以能吸纳最多的人口,占据最多的地盘,是因为民心所向、群众支持,大家都期待着能重回特调局的怀抱,愿意为之贡献自己的力量,即使个人微不足道,但亿万人的力量汇聚起来,足以撼动一切。
倘若真的为了解决问题而放弃底线,到了那时候,换来的绝对不是民心,结果只会相反,人口流失无可避免。
随之而来的就是领地缩减,被各宗瓜分,特调局只能龟缩一处,落到和各宗同一条起跑线上。
既然特调局和宗门没什么区别了,那在哪生活也都一样了,人民会为了争取更好的生活而将自己的支持转移,宗门也会迎来一段高速发展时期,这才是特调局最不愿看到的结果。
如果再换一种角度想,从王楚的观点出发,特调局如今的举措束手束脚,效率并不高,探子一茬一茬根本除不干净。
他们费尽心思抓出一批,各宗门、世家完全可以再送来一批,来来回回没完没了,败坏的还是群众的信任。
被煽动的群众越多,特调局需要处理的也越多,得寸进尺的探子间谍则会搞出更多的破坏进一步打击群众信任,最后陷入恶性循环。
尽管这些暗探间谍很难活着回到宗门,但各宗只用最小的代价就牵制住了特调局中低层力量,也使得高端战力轻易不敢出动,就是他们的胜利。
那在四方战场上,军部的压力只会越来越大,现在是一鼓作气士气正高涨的时候,可是随着战友的不断牺牲,武器的不断损耗,他们的信心也会越来越低。
这端的是一条非常恶心却有效的计策,时间拖的越长,对特调局越不利。
平心而论,王楚的方法,其实非常适用于现在的情况,但他不能采用,特调局也不会采用。
这次相见,王楚确实变了许多,但说他心狠,的确不准确,他只是解开了一些心理束缚罢了。
古来修士,当真冠绝一时的惊艳人物,从来就没有被普通人的道德观念约束的,他们看待普通人比较冷漠,但这并不是说他们会视人命如草芥,而是保持一种疏离。
当然,这只是一种表现形式,追求大道者总要摒弃一些自认为不重要的东西,牵累太多,负担太重,无法随心而行,修行也就毁了。
朱潜深知其中利害,但他没有追求大道的心思,在特调局的庇护下,做自己该做的事,实力需要提升时,就闭关突破一下,渐渐的,他对实力的概念好像也模糊了,觉得境界就等同于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