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府不能没有人主事,乔璟瑞准备去农庄请老管家,乔景妍想了解一点父亲的家业,于是兄妹俩骑马同行。
路上乔景妍直截了当的问:“哥,父亲有几个铺子几个庄子啊?”
乔璟瑞也没有隐瞒。“一个粮铺,一个杂货铺,一个农庄。”
简直是不敢相信,堂堂的定远侯竟然就这么点产业?一院子姨娘下人拿什么养活,据她所知,除了刚死的何姨娘陪嫁丰厚,其他几个都是丫鬟抬的,完全要靠月例生存。
“这点产业挣不了几个钱,哥,你可得想法子挣自己的家业,别等到继位后,掐着这三瓜俩枣过抠搜日子。”都说有权就有钱,太轻松得到的钱容易丧失做人底线,弄不好就掉脑袋,不如自己赚家业。
“妹妹不用担心,母亲名下的产业都给你做嫁妆。”雨花阁、望江楼都是能赚钱的好铺子,那个农庄应该也不错。
乔景妍气得翻白眼,她说的是这个意思吗?还好,那个农庄并不远,小半个时辰就到了。
“大少爷、大小姐来此有何大事?”小山凹里低矮的土屋前,迎接他们的是位白发苍苍的老人,听说是花甲之年,看上去身体还不错,古代人能过六十岁就算是长寿老人。
“老管家,父亲让我来请你回侯府,管家位置一天也不能空缺。”主子跟忠仆说话大多是这样的,前面客客气气说请,接下来就是下指令。
老管家得知侯府发生的情况,吞吞吐吐的说:“我年纪大了,又离开了这些年,应应急还凑合,大少爷还是要尽早物色新的人选为好,我进屋收拾几件衣衫就走。”
乔景妍认为他说的有道理,这个年纪的老人说倒下就倒下,很有必要培养一个新人,兄妹俩小声商讨人选问题,觉得听听老管家的意见很中肯。
“老管家,你有没有合适的人选?”乔景妍看见拎着小包袱出来的老人问,门里一个十来岁的女孩在探头观望。
“原来府里的下人换了很多,庄子上的人我也不熟,要不要叫庄头来问问?”他只是个下人,不能多主子的事,活了这么大年纪,最懂规矩。
“老管家,我好像记得你有三个儿子,他们都在庄子上吗?”乔璟瑞从小在侯府长大,对下人的了解多一些,临时起意想换掉府里一些下人。
“老奴感恩大少爷挂记,儿孙都在庄子上种地,大儿子是个小管事,只有大孙子乔兴进了海棠院。”乔兴跟春兰成了家,身契交到了夫人手上,当时没觉得有啥差别。
“先把你三个儿子叫来看看。”乔璟瑞比较信任老掌柜,由他儿子接任侯府管家比较合适,老管家可以放下顾虑手把手的教,人品也不会差到哪里,见过之后就带走了老三乔克。
乔景妍觉得这里的农庄有点奇怪,一个个小山坳里都有住家,田地没有明显标识,跟许多田那里很相似,回去的路上无聊,不如问问。“大哥,我们的庄子有多少田地?”
骑在马上的乔璟瑞挥手一指,非常平静的回答:“你看见的都是。”
好想抽他几鞭子,这叫一个农庄吗?明明是一片橙黄色的海洋,这个季节正是晚稻的成熟期,沉甸甸的稻穗低头休养。“哥,跟我讲讲这里的故事吧?”
“老管家知道的最清楚,听他说吧。”这片土地本是边境蛮荒之地,能垦出如此壮观的良田,必定有很多津津乐道的故事,乔璟瑞知道的有限。
老管家还真像是说书人,将这里人和事交待的清清楚楚。木棉镇原是大夏国的边境,因为漫山遍野的木棉花而得名,前朝大臣死的死逃的逃,剩下的老小女眷及奴仆都流放到这里,老定远侯屡建奇功,皇上就奖赏这片土地,后来军营里抓到的俘虏也被贬在这里耕种,就这样既解决子嗣的繁衍,又增加了劳动力。
老管家当时只有十五岁,是前朝尚书家的奴仆,被定远侯看中当了家仆。蛮荒边境也因为人数的增长,又没有战争,再加上几代定远侯的共同努力,就形成了现在相对富庶的木棉镇。
“这么多田地那该收多少粮食啊!”乔景妍感叹道,自己那一千亩跟这一比,简直是小巫见大巫。
“这些粮食哪里够军营吃,还要靠粮铺收购一部分。”老管家马上接话。
什么?供应军营?那粮铺和杂货铺就是军队后勤处啦,怪不得一两个铺子就够了,指定的朝廷军需供应商,赚银子不显山不露水,真够高明。
乔景妍对三十里无人区边境很感兴趣,因为有个想法在她脑子里逐渐成型,若是能在农庄外围的边境处养鹅,以后的羽绒产品就不愁原材料了。
当年新皇登基不久,各种势力蠢蠢欲动,每到收获的时候,外敌就趁天黑过来收割稻谷,定远侯愤怒之下带兵驱逐,三天就打到了敌方边城脚下,这场意外的小规模战争,促使双方坐下来谈边界问题,由此设立六十里无人边防区,中间立碑明确边境线,大夏国疆土南扩了三十里。
把老管家父子送回侯府,召集所有下人交待完毕,兄妹俩又骑马出了门,他们要去农庄的外围考察。